她家的就是朝里,有個很小的院子,那里有柵欄門。
一個穿軍大衣的人挑燈籠站在門口,不進,屋子里的是寡婦,而且有四個女兒。
這等情況守夜的人知曉,門檻就是斷頭鍘。
除非走水了,沖進去救人。
大丫頭和二丫頭進來,伸手接過大燈籠。
“燈籠挪進來,外面怎么照亮?”婦人放下女兒起身。
“稍候拿盞煤油燈換,你家的情況我知道,我會向上說明,申請一盞煤油燈,天黑后不得超過一個時辰,否則拿走。”
軍士站得筆直,告訴婦人他怎么做。
“你是十六……”婦人左右瞧瞧,似乎在找東西。
“我是陛下私軍,看胸口的標記,沒人敢造假,紀律不比羽林飛騎和十六衛差。”
對方后退一步,你要找啥?剪刀?是不是覺得我對你太好,有別的心思?
“娘,是,這個圖是,陛下的募兵,聽說有三萬,和羽林飛騎一邊多。”
大小丫頭給證明,沒問題。
“不是洛陽宮的兵?”婦人似乎松口氣。
“河南府的兵也不敢進這個門。”
募兵郁悶,我們互相都盯著呢。
出了事情,一隊人全死。
一隊人犯案,一營人全死,連坐。
婦人不好意思地笑笑:“多謝多謝。”
“我去申請。”軍士轉身離去。
大丫頭想關門,婦人阻止:“開著,等他回來后關。”
“冷啊!”二丫頭說。
“冷也得挺著,不能別人剛一轉身就聽到關門聲,身子冷一下,總比心冷強。”
婦人教導女兒怎么做人,別人說幫忙,你嘭的一聲把門關上,絕人于外。
正常鄰居接觸,都要送一下,然后站在門口,等鄰居走遠,聽不到關門聲再把門關上。
不長時間,軍士回來,另有兩個人跟隨,其中有個女子。
女子挑煤油燈進來,讓婦人按手印,煤油燈給她家用,天黑后不準超過一個時辰,沒有油的時候會有人給送。
大紅燈籠被換出去,重新掛好。
門被女子關上,婦人又拉開,站在門外道謝。
“娘,紅色的燈籠看著果然比煤油燈暖和,煤油燈清冷。”
大丫頭對比一下,發現還是紅燈籠舒服。
“是呀!暖暖的。”婦人沒看燈籠,望著遠去的身影說。
……
“人呀!一暖和就懶洋洋的,困!小易你說對不?”
畢構坐時間長了,四處溜達,轉到李易的旁邊。
“你困不是因為溫度高,是熬夜,老畢你睡一會兒吧!我不想急救。”
李易很擔心畢構突然見就倒了,一般情況下瞬間死掉的概率很低,他都能給搶救回來。
猝死有搶救時間,在莊子里他可以瞬間兌換一個飛行器飛過去,然后落地,再兌換急救設備和藥物。
兩分鐘都用不上,關鍵宮女和太監會心肺復蘇,又能爭取點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