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板上有的帶圖,有的寫字。
字寫著:前面沼澤別進去。
圖就是人陷進去的樣子,組圖,人走進去,一只腳先陷下去,接著另一只腳……最后露半個腦袋,很有意思。
“村子里的娃兒在學堂住宿讀書,印廣告的報紙后面他們用上,給寫了字、畫了畫。”
村正介紹情況,孩子們弄的。
說話的時候他看向李隆基,意思是感謝陛下,讓娃兒們能夠讀書拿獎學金。
李隆基臉上多了絲矜持的神情,很有成就感。
在朝堂上聽一萬句奉承之詞,也比不得眼下村正的話。
不就是花錢讓孩子們好好讀書嘛!有錢!大唐朝天下基金。
看,這不用上了,畫雖說畫得不夠好看,能叫人看懂便可。
村正繼續說:“村子里嫁出去的閨女、娶進來的媳婦兒,孩子們幫忙寫信,走驛站送到別處。
哪怕鄰村也寫信,去探親、回娘家,走路也不近,耽誤干活,還要送東西、帶東西來。
寫封信過去,那邊的孩子幫忙讀,再寫信回來。
年前送的東西和送回來的東西,也走驛站,花不多錢,方便。”
李隆基再一次矜持,十里一驛,幫著百姓送信和東西,順便提供歇腳服務。
“眼下年節,何不互相走動一番?”
李日知認為通過驛站送東西,情分薄了。
村長如方才一般,張張嘴,點頭:“宰輔說得是,應該走動。”
李易依舊不客氣:“這不是干活呢嘛!有錢才好走動,沒錢情更薄。”
李日知微微一愣,學宋璟:“倒是老夫思慮不周。”
他確實沒想到這點,史書上對他的記載是:不治產業。
他不懂得賺錢之道,忘了別人需要努力工作。
“干活,干活。”傻子又一次重復。
說完他一指前面看著有二里地的位置:“水,熱。”
他所指之處有個黃土山,遠遠瞧著上面的雜草很少。
“那里哪有溫泉?”村正擔憂地說,他不記得前面的山包處有溫泉。
“其實這種類型的沼澤地,可以養鴨鵝,村子里大家湊錢,到晚上鴨鵝會回村子。
得在濕地外圍修好產蛋的地方,不然鴨鵝會把蛋產在里面,不方便收取。
另外種植一些菱角,咱們這里的氣候可以,劃小船進去,不怕沉了。”
李易不在乎最后有沒有溫泉,看到濕地,就想辦法給村民們多一條賺錢的路。
村正左右看看,終于明白為什么李東主懟別人的時候別人承認,還不生氣。
自己村子可以利用沼澤養鴨鵝、種菱角了。
大家的表情很平靜,或者說是平淡,對于小易來說,常規操作。
他小易到一個地方若不能給當地百姓提供賺錢的辦法,他就不配現在的地位。
屬于因果關系,不是他長得好看就行。
說著話,眾人來到那個山旁邊。
傻子快跑兩步,指向這個五六十米高的山的一個位置:“抓兔子,跑,追,進洞。”
“有個洞,像滑坡后出現的。”
李成器端望遠鏡看,又放下望遠鏡看李易。
有點像小洛南村的溫泉,遭災之后石頭掉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