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前,隨本王歸國。三年前,扛著一百五十斤的土豆種子穿越安南老林,跌死山淵。
他本來能活,掛在半崖之上,只要把土豆扔下去,抓住袍澤送下來的繩子,他就能活。
可是,他選擇先把那一大袋土豆送上去,因為那是最后一袋土豆......杜錚走時,小虎剛會叫阿爹。”
又拉過一個小女孩,只有五歲。
“她叫周大娘,四歲半,父親也是殿前司戰卒。歸國時,大娘還未降生。
三年前,穿越安南老林,戰死在羅氏鬼國。一個人沖上去,炸開了蠻夷寨子,使我們少死不少弟兄。”
下面的百姓默然無聲,聽著寧王一個一個講述。
那邊陸秀夫、陳宜中也是驟然僵立了身子,皺眉看過來。
場中的印第安人已經茫然,我們有什么關系?那是宋人的戰士。
有的甚至覺得沒有聽書有趣,開始陸續離場。
趙維一一介紹,到后來,又請上來一雙皮膚略顯黝黑的一對母女。
“這是洗衣人和貪吃。”
散場的印第安人一怔,因為趙維說出來的是印第安名字。
回頭一看,那個大宋寧王身前站著的,也是一對印第安母女。
好奇心頓生,止住腳步,想看他要干什么。
只聞趙維繼續道:“她們的丈夫、父親叫敢死,是奇布查部落的奴隸,也是奇布查人送給本王的禮物。
她們也是奴隸,不出意外,等貪吃長大了,她會和另外一個奴隸生下孩子,孩子依舊是奴隸。”
“但是,敢死五年前隨我歸宋,三年前戰死在那個你們都認為威武的大都之夜。為本王而死!為救文相而死!”
又請上一個印第安男童,“他叫白奴隸,母親得了黃熱病,被奇布查祭司處死了。父親叫蠻石,也是別人送給本王的禮物。
一年前,凌霄城下一戰,血頭軍潛藏半月,擾敵月余,蠻石殺敵三十余,立首功,卻沒能活著回來......”
趙維看著眾人,不再拉老幼上臺,“你說威武?本王威武?”
“可是,你們不知道,這五年,多少人為了這句‘威武’死在了大宋各處!”
“巴蜀兒朗自不多提,單是自扶桑歸宋的......”
“望鄉營走時三千,如今只余一千出頭!!”
“血頭軍一千印第安勇士,如今不足五百!”
“五年間,葬身汪洋之探險勇士,死難九千八百七十一人!”
“他們之中,有的尚未成家,但卻有高堂在上。有的妻女尚在,卻失立家砥柱。”
“像這些印第安英雄的遺孀,還是奴隸之身。她們的父親、丈夫,來時雖也是奴隸,是禮物!!”
“那本王問一句!!”
趙維瞪著眼珠子,“他們為我大宋戰死,是不是英雄!?”
下面的百姓已然含淚,一將功成萬骨枯!將成名,士死身消,幾人還曾記得那一將之下的萬千枯骸!?
難得寧王...還記得!難得大宋還、記、得!
寧王此言一出,眾人幾乎是不加思索地爆然嘶吼,“是!!!”
“是英雄!!”
看熱鬧的印第安人一個個全都愣了,印第安戰士成了大宋的英雄?
那邊,趙維借勢,“那我們能不能讓將士寒心?讓這些英魂于九泉不得安眠,還要顧忌生者?”
萬眾齊吼,“不能!!”
趙維:“望鄉營是宋人,血頭軍是不是宋人!?”
“是!!是!!是!!”
......
“是不是宋人?”
這話一出,那些印第安人都炸了,“宋人!?印第安奴隸是宋人了?這...這是怎么回事?”
他們一時還轉不過來,奴隸戰死,在他們看來是應該的。可是現在,宋人...宋廷還要養著他們的妻子和孩子?
這樣的事,再一次顛覆了他們的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