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太后...好吧,江殿帥也是有怨言的。
江家是何等忠良?
一門三代忠良,為了大宋幾乎滅族,幾百口人寧可攜妻女老幼投河自沉,也未出一個忤逆之賊。
結果,一到這邊,不明不白的就被干下去了。
江鉦連因為什么都不知道,你說,能沒怨氣嗎?
一天之后,戶部籌政司職房,空空如野的屋里坐著三位老相公。
陳老爺率先開了口,“陛下...昨天去各位府上了?”
陸秀夫抬眼看了他一眼,“與權消息很靈通嘛!”
江鉦也道:“還真沒發現,陳相還有窺視朝臣這個愛好。”
陳老爺一陣膩味,“別說風涼話了,官家先去的老夫那里。”
“......”
“......”
二人對視一眼,隨即苦笑,“咱們這位官家看來并沒有表面那般純真。”
陳宜中道:“好事!”
陸秀夫想了想,“確是好事。”
放在太平盛世,官家仁善是好事。可是在亂世,這樣的官家才是國之大幸。
話題到此結束,三人都默契地閉了嘴,有些話不能說,更不能在這里說。
就這么沉悶地憋了一天,三人竟一句話多余的話語都沒有。中午默默吃著戶部的餐食,晚上默默的各回家中。
第二天一早,老三位照常到籌政司大眼瞪小眼,一直到臨近黃昏。
陳宜中突然打破安靜,說出兩個字,“直諫?”
對面二人默契搖頭,“寧王勢大,太后勢大。”
寧王的班底就不用說了,太后也不是軟柿子,張世杰、蘇劉義,還有駙馬楊鎮都是太后的人。
陳宜中道:“我等也非吃素的,朝中各有根基,未必不能成。”
江鉦搖頭,“太過冒險!若有不成,我等萬劫不復事小,官家受到牽連事大。”
“那......”
陳宜中有點為難了,那你還想來個朝變或者逼宮不成?大宋可是經不起這種折騰。
一嘆,“那就沒辦法了。”
陳老爺再混蛋,也不能拿大宋的前途開玩笑。趙昺哭一鼻子,他就掀桌子?這個風險沒人擔得起。
最多也就是聯絡一批朝臣,上諫楊太后還政,寧王退居二線,讓官家來掌權。
這是最好的結果,大宋不傷根本,而且...而且三人也不用背罵名,甚至可以借此重奪中樞要職。
直到今天,別看寧王弄的頭頭是道,陳老爺也依舊不認為他能成功。
對面的江鉦顯然也是這么想的,只不過,他比陳宜中還要清醒,上諫還政行不通。
良久,卻是一直憋著的陸秀夫突然開口,“其實...還有一個辦法。”
二人眼前一亮,“什么辦法?”
陸秀夫抬頭,“可以再拉一個人,一定能讓寧王退卻,太后還政!”
“誰?”
“楊太后。”
“誰?”二人沒聽懂。
只見陸秀夫一字一頓,“楊太后!”
嚓!!
老哥倆一翻白眼兒,你在想屁吃!
拉著楊太后入伙,還要楊太后還政?這是什么邏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