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加上崖山的宋軍,文相公回中原招收的義勇,二十萬宋人還控制不了十萬土人軍嗎?”
“有三十萬大軍,就算打不過元軍,也能拖延甚久。咱們現在有錢有糧,北邊有萬萬里的無主之地可為緩沖。拖個十年二十年,還是沒問題的吧?“
“可十年二十萬之后,誰知道又是什么景象?也許已經收服了土人各部,也許自中原而來的義士就過百萬了呢!”
這話說的一點沒毛病,連陳宜中都是心頭一顫,覺得沈福海說的有道理。
不由看向趙維,意思是,值得考慮。
趙維卻是不動聲色,叉開了話題,“今日找你來,是有一件大事要托付。”
說著話,把陳宜中連夜做出來的文案交到沈福海手中。
“這個你拿回去細細看。給你三天時間,給本王答復。能不能干?干的話,要怎么干?”
沈福海小心接過,還是滿眼狐疑,對面封皮上寫的什么“扶桑銀行草創案”,還不太懂是什么意思。
不過,寧王話已經說到這個份兒上,他也不好多言,向趙維與陳宜中躬身一禮,便退了下去。
待屋中只剩趙維和陳宜中,陳宜中這才眉頭緊皺的發問出聲,“不得不說,他剛剛提的那個建議,老夫覺得可行,怎么殿下似是不太動心呢?”
拉攏奇布查三部,強占南部瑪雅,確實能湊出十萬土人軍。而且十萬都是少說的,二十萬也沒問題。
加上文天祥要是能從大宋帶回人來,如期如數的話。那四十萬大軍,和趙維預期的五十萬也沒差多少。
“殿下到底怎么想的?”
趙維搓了搓脖子,半天沒說話,好想在思考什么。
良久方道:“確實可以...也更容易。”
陳宜中聞言,更是疑惑,“那為何還......”還一副不愿意的姿態。
“實話和陳相說吧,這個方法,入大慶殿的第二天,就在眾人之中成形了。”
趙維坦誠道:“只不過,后來讓本王,還有文相和謝先生給否了。”
“為什么?”
“說不上為什么。”
趙維有些為難,“這樣是可行,而且容易。就是覺得太容易了,有點浪費這兩年的好時光了。容易的有點...心驚肉跳!”
“嗯?”陳宜中更不解,“到底怎么回事?”
“一種直覺吧!”趙維苦聲道,“陳相與忽必烈沒什么接觸,只在聽聞。而我也好,文相也好,包括謝先生,都與那老爺子有過近距離的接觸。”
“實話實說,不怕陳相笑話,那是個難得的雄主。”
“......”陳宜中一陣無言。
大宋的王爺、相公都夸獎大元的皇帝,那這個皇帝不是做的多好,而是足見他有多可怕。
漸漸嚴肅,“你是怕準備不足,兩年后難敵忽必烈?”
“不是難敵。”趙維坦言道,“而是直覺告訴我,一定不敵!而且,咱們的好日子可能只有這兩年了。”
陳宜中更驚,沒想到,趙維對忽必烈的評價又高了一層。
“這么說吧!”
趙維道:“我的意思是,做最壞的打算,就當是兩年之后大宋將面臨一個永無寧日的局面。所以,現在要拼一把,趁著還有兩年,盡量把周邊土人的麻煩解決掉。將來要真有變故,也不至于無計可施。”
“就算不成,像剛剛沈福海說的那般,拉奇布查,打瑪雅也不遲。相公說,對不對?”
陳宜中點頭,趙維說的倒是不錯,做最壞的打算,行最大的努力,總不是壞事。
只不過......
只不過,陳宜中心里有點不舒服,有點長他人士氣滅自己威風的味道。
扶桑大宋最缺的是什么?
最缺的就是士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