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來看,大宋在扶桑已經是絕對的霸主地位了。但是這和大宋復國中原是兩回事。
扶桑再大,再好,也不是祖地。中原才是最終的目標。
所以,趙維從全局的角度來考慮,這二十萬人其實沒那么重要。
畢竟大宋拿下新都城已經沒有懸念,加上長城的修建,未來元朝和幾大汗國都將被圈禁在北美北部一小塊區域,影響不大。
而中原才是長遠的目標!
至于中原的局勢,南方還好說,元朝占領的時間不長,但是北方呢?離開漢人的統治最短的河南河北東山幾地也有一百多年,最大的燕云已經快四百年了!
將來大宋如果打回去,就算再次奪回南方,可是進軍北方又將是另外一回事。到時宋元的態勢會正好反過來。變成宋軍無根無萍,元人卻是依托群眾力量。
所以趙維必需要為可能到來的那一天做準備。
“這二十萬人滅了,真金必死!誰都救不了他,他的太子之位也必然異主。所以真金不能死!他還要當這個元太子!”
“為什么!?”眾人不解,“為什么一定是真金呢?”
趙維,“很簡單,從你們的角度來看,如果宋元之戰再次進入一個僵持的局勢,那你希望忽必烈死后,他的那些兒子,哪個做皇帝?”
“這.....”
好吧!
這個不用想,肯定是真金,真金是忽必烈的繼承人之中,唯一一個崇尚漢學,愿意漢化蒙古族的。也是唯一算得上心慈手軟的。
剩下那幾個,不是回回教徒,就是鐵桿的大蒙古崇拜,他們當皇帝,天下好不了。
只不過....
趙昺心頭生出一個疑問,“皇叔,有這個必要嗎?如果按照咱們原本的計劃,元朝已經遠遠落后于我們了,將來打回去,多半也是雷霆之勢,橫掃天下。何必想的那么遠?”
“而且為了一個幾率就做準備,值得嗎?”
“值得!”趙維很認真的點頭,直視趙昺,“記住!你是皇帝!你的職責不是估算成功的幾率有多大,而是要做好準備,扛下那看似很小幾率的失敗!”
“只有這樣,才能萬無一失!”
趙維的意思的很明白,不能光看好的地方,一但出現問題就會手忙腳亂。
做為謀局者,要關注的反而是失敗了怎么辦?出現變數怎么辦!
也只有這樣,一切順利自然是好,可不順利之時也不至于慌亂。
“哦....”
小趙昺又被教育了。
當皇帝好累.....
而那邊趙維也不再多說趙昺,畢竟一圈兒都是人,得給他留點面子。
看向高坡,此時元軍已經開始走出工事,舉著白旗,陸續投降了....
遠遠的....就見剛剛那個信使,與另外幾個蒙古漢子,五花大綁著一個中年男人。
趙維一看就樂了。
你看看...莽夫有時候也挺可愛的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