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罷,看向四下百姓和文人。
朗聲道:“大伙兒可能還在好奇,混蛋寧王這又起的什么幺蛾子?”
“莫急,本王細細道來!”
“事情是這樣的.。”趙維踱步席間,“數日前,本王自北方而歸,相公們就與本王商討了朝廷近來面對的幾大難題。”
“分別是:漢夷關系、人才不足等務。”
趙維簡單把事情經過說與眾人,聽得在場的有志文人、聰慧百姓都是連連點頭。
只道相公們還是高瞻遠矚的,這些問題現在都不顯眼,可是放眼將來必成大患。
一個個面有憂慮,都為大宋的前途開始擔憂起來。
而趙維繼續道:“這幾個難題甩到了本王身上,自要認真對待,盡力解決。”
“經過數日苦思,本王還真就想到了解決之法。”
“那便是...應時而變,施行教體之改!”
千呼萬喚,不管多少人不愿意,不希望,可是在這一刻,趙維終于把這顆驚天炸雷昭告天下了。
陸秀夫想阻止,陳宜中也有拍案而起喝止寧王的沖動。
可是,礙于這么多雙眼睛看著,礙于趙維撕破臉也要營造出來的氣氛,他們真的是不敢妄動。
而且,即便他們想動,也動不了。因為在桌子底下,張簡之一手一個,死死的摁著二人。
也不知道這老東西哪來那么大的勁兒,陸陳二人掙扎了好久,愣是沒掙脫。
“張簡之!”陸秀夫徹底急了,“這...這便是你要的民勢?”
現在說什么都晚了,趙維已經在陳述教改的細節,他們再出來阻止那就和之前說的一樣,是和百姓做對。
但是,心里那個恨啊,全都發泄在了張簡之身上。
“張簡之,你好陰險!”
只見張師父瞇著眼睛,只盯著趙維那邊,看都不看陸秀夫和陳宜中。
突然,露出一個駭然的陰笑,牙縫里擠出一句,“別動,誰動...誰不得好死!”
“!!!”
“!!!!”
陸秀夫和陳宜中徹底驚了,嚓,他居然威脅我?
“你也一樣。”
兩人還沒回魂,張師父又開口了,這回對著的是楊亮節。
一雙老目滿是戲謔與陰寒“你敢動,楊家滅門!”
“我.....”
楊亮節居然出了一身的冷汗,生生把抬起來的屁股又坐了回去。
這一刻的張簡之像一只惡狼,誰也不敢惹。
此時,趙維字字鏗鏘的陳述著教改之方,什么小學,中學、大學,什么全民教育,人人皆可讀書...聽得四方民眾眼神各異。
普通百姓自不用說,每一雙眼睛都在發光。
讀書啊!
無論貧富都可讀書,都必須讀書!
不分文武都要上學,那是多么美好的景象?
從他們簇擁而來,像朝圣一般觀看這場文壇盛會就知道,百姓是多尊敬讀書人,是多向往讀書人。
如今寧王告訴他們,他們的子子孫孫,甚至是他們自己,也可以走進學堂,讀書識字。
那種心情,是誰也理解不了的。
然而,文人們的眼神卻是各異。
愛國者只論此務對國家有沒有好處,而私欲者、庸俗者已經慌了。
他們理解不了寧王的大愛,更理解不了,憑什么誰都可以讀書?
是的,憑什么?
我們寒窗苦讀,耗盡無數家財,我們幾代人、十幾代人捧卷冥思才有了今天的地位和榮耀。
我就該是大宋被尊敬的人,被仰望的人,憑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