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人回來之后,學習態度都端正了不少,這讓老師們頗感欣慰的同時,也在考慮要不要適當增加學生們的實習課程。
不過,大家很快發現,秦小寶學習和工作中完全是倆個人。
到了學校,還是和從前一樣,樂樂呵呵,只要不是機密,問啥都愿意回答,還是經常請大伙吃飯,一起吹牛打屁,一起在球場上揮灑著汗水。
他的行程比較簡單了,電影殺青后,事情雖然多,但不少都是能在網上或者通過電話解決,人不一定要到現場。
關于剪輯,他和老師聊了許多,把自己的意見和想法充分告知,剩下的交給專業的對方去做。
拍了三部電影,秦小寶的心暫時是放下的。
他理解為啥導演會不放心讓剪輯師來做工作,從頭到尾的拍攝都沒有參與,要把數千個鏡頭拼成一部完整的電影,有多難可想而知。
反過來,剪輯師是站在觀眾的角度,他們知道人家買票是想看到什么樣的電影。
當局者迷,說的就是導演負責剪輯的壞處,所有鏡頭都是辛苦拍攝出來的,所有劇情都會覺得必不可少。
因此,時長會變得不友好。
別小看時長,影響可是非常大。
首當其沖就是上映后的排片問題,對于影院來說,肯定更喜歡時長短的片子,這樣周轉比較快,每天的時間都是固定的,能多播一場,就能多賺一場的錢。
其次是觀眾觀影感受,有時候,他們并不需要了解那么多關于主角的心路歷程或是支線劇情,因為大伙都會腦補,會找個他認為最理所當然的解釋。
打個最簡單的比喻,看《海賊王》,里頭的回憶劇情就讓人很窩火,喪失了興趣。
電影也是一樣,導演認為必不可少的鋪墊,也許在觀眾看來,根本沒必要,只會讓劇情變得拖沓冗長。
而兩個結果,都會影響最終票房走向。
之前也說過,秦小寶不會剪輯,所以還是把專業的工作交給專業的人。
但,
并不妨礙他逼逼。
生活變得簡單,上學,上課,回家,遇到問題,解決問題。
高檔小區的好處也表現了出來,二人不用擔心會有記者蹲點偷拍啥的,過著甜蜜的小日子。
你做飯來我洗碗,你耕田來我織布,幸福變成了他們生活的形容詞。
而在四月下旬,獼猴桃迎來了新的變化。
張國榮注資五千萬,成為了獼猴桃的第三位老板,占有9%的股份。
這在圈子里又是鬧起一陣風波。
哥哥有許多年都沒有加入經紀公司,更沒創立,身邊只有兩個跟著他許多年的助理。
沒別的原因,主要是懶,不想折騰那么多事。
獼猴桃建立初期反正沒花到五千萬,經過兩年多的發展,只買下百分之九的股份卻沒有人覺得意外,都認為值。
有了這么個大佬加入,獼猴桃可謂是如虎添翼,準備起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