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四月下旬,導演系九人中除了秦小寶之外,接到了作業,十分鐘人物短片。
給的時間是半個月,五一回來上交。
秦小寶非但不在此列,他成為了陳教授的副手,平時負責給同學們做指導,順便還是評分老師之一。
沒有人覺得不妥,這不是理所當然的事。
都在拍幾億投資的電影,再來做大二的作業,那就太形式化了,要傳出去,估計會被嘲笑。
秦小寶在新的學期雖然做不到每天都來上課,但相比之前,出勤率高的不要太多,兩天上一課還是沒啥問題,相比于其他學校的一些鍍金明星,算是不錯了。
接到了陳教授給的任務后,他挺認真的。
對于同學們來說,視線還是有些狹隘了,在接到作業的第一反應,八個人里半數想拍的是秦小寶,剩余的則是把目光投向了學長或者其他戲的同學。
咋說呢,選擇沒有問題,但如此一來,就和小學的作文一般,我的爸爸,我的媽媽,我的老師。
沒啥特點不說,找的都是身邊熟悉的人,也沒有走出舒適圈。
秦小寶和同學們聊了幾次,給出的建議是走出校園,清潔工,藍朋友,警察,保險從業人員,打工仔,公交車司機...
這些人物對于許多人來說,看著挺熟悉,其實卻非常陌生。
你只知道有這些個職業,但他們具體要做什么,怎么做,是否喜愛自己的工作,為什么要從事,都是問號。
在閑聊的過程中,他了解到,同學們是有類似的想法,但是有些慫。
不太愿意主動去和陌生人接觸,怕被拒絕。
導演,是個需要豐富知識沉淀的職業。
在未來,三教九流都會成為鏡頭下的素材,人嘛,終歸是要走出去的。
在他動之以情曉之以理的推動下,八個同學,選擇了八個完全不同職業的普通人。
秦小寶沒有過多干預拍攝計劃。
導演需要有自己獨立的想法,不能太容易就被說動,你想挖掘哪個點,想走什么路線看著辦。
他們的作業不是數學題,更像是閱讀理解,沒有絕對的對錯可言。
你要么更感人,要么更有趣,要么有啟發,總之,有屬于作品的特色。
八個同學的拍攝過程秦小寶都有到現場,用一個成語來形容,那就是一塌糊涂。
例如董曉濤,上回拍攝微電影的主導演,他和其他人一樣,在拍攝之前在網上進行了調查,我要拍攝什么內容,幾點幾分做什么事,做好了完整的計劃。
他選的是藍朋友,消防隊員。
從拍攝第一天,就遇到了問題,真正認識到了什么叫計劃趕不上變化。
首先,別說采訪,他連大門都進不去,雖然拿出了學生證,和哨兵說明了來意,可根本不讓進。
找了許多人,托了許多關系,終于通過了申請。
可麻煩還沒有結束,戰士們有些羞澀,第一個人拒絕之后,后邊其他藍朋友也不太愿意出鏡。
他又繼續開始了一個個勸說的過程。
尷尬的是,藍朋友在見到過來查看情況的秦小寶,都非常高興,以為是他要拍攝,結果拒絕的都答應下來。
讓董曉濤很受打擊,一切的計劃還沒等實施,就要有破產的預兆。
秦小寶沒有去說什么安慰的話,讓他自己去適應,去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