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蟲卵還有著少量的活性,也僅僅只是活性,卻沒辦法再孵化了。
一位科學家上臺介紹道:“我們根據DNA分析,尋找到了一種近親物種,蠶寶寶,于是將蟲卵的細胞核吸取出,移植到去核的蠶寶寶卵細胞內……實驗總共進行了120次,成功的案例是7次!這些蟲卵能夠正常孵化。”
“各位,相當于我們用克隆技術,復活了來自于平行世界的蟲子!!”
說到這里,他的聲音略微顫抖,心情很激動。
“結果呢?這些特殊的蟲子有什么性能?”丁原問道,“為什么這樣命名?”
這位科學家的臉色紅潤起來:“因為這種蟲子,實在太實用了,所以才這樣命名。”
“它們非常非常能吃,除了對玻璃、泥土沒什么興趣外,無論是葉子還是普通的木頭,甚至是金屬都能夠啃食……一天大概能夠吃5倍于體重的東西,大約兩個星期后就會快速進入成熟期!”
“就像蠶寶寶一樣,進入成熟期后,它們會吐出一種絲狀材料把自己給包裹起來,其吐絲的產量比蠶寶寶更大。光是一條小蟲子,就能夠吐出三個手指粗細的絲綢,比蠶寶寶生產力大多了。所以,我們把它命名為金寶寶。”
說著,這位專家拿出了一根長長的,如同頭發一樣的絲狀物質,也就是“金寶寶的吐絲”。
“當然,僅僅只是這樣也就罷了,僅僅只是吐絲而已,這一點絲綢對我們的用處不大。我們通過實驗發現,用不同的東西喂養,它吐出的絲綢性質會有很大的不同。甚至,還帶著一點兒超自然特性!”
超自然特性?
陸一鳴挪了挪屁股,有點兒坐不住了。
屏幕上顯示出一張張圖片,這些蟲子從芝麻那么一點點大,半個月的時間,就能夠增長兩個手指這么粗。
這位生物學家介紹道:“用普通的樹葉喂養,吐出來的絲綢和蠶絲差不多,就是稍稍粗糙一點,更加堅韌,并且產量更大。畢竟這種蟲子有兩根手指這么粗呢,吐出的蠶絲有橘子那么大。”
“用木頭或者竹子等纖維進行喂養,吐出來的絲將更加堅韌,更加細膩,不過產量會稍微小一點。”
“如果用金屬喂養效果就更加離奇!不同的金屬,吐出的絲性質有所不同,譬如說用鐵喂養,吐絲的拉升強度非常大,簡直堪比納米材料,大家知道這是什么概念嗎?困擾我們多年的納米材料批量制造方式,突然被這種蟲子解決了!”
“用銅喂養,吐絲的電阻率將會非常小,接近于超導材料……常溫超導啊,莫名其妙就實現了。”
這位專家的聲音越來越狂熱,“用銀喂養,會出現一種延展性以及穩定性非常好的材料……它的反射能力非常非常好,可以用來做鏡子,不,不是普通的鏡子,而是用于集成激光的反射鏡子,我們能夠通過這些材料,制造出更大功率的激光。”
說到這里,會議室中的討論聲已經非常大了,人類工程學的發展,本質上是材料的發展史,現在居然出現了一種奇特的生物,能夠批量制造全新材料?!
這簡直就是不可思議的存在!
“方博士,如同用合金喂養呢,一半的銅,一半的鐵,會發生什么?它什么都能吃嗎?”
“新材料的分子結構是怎么樣的?”
“用高反射的材料,制作新的激光武器,可是能源問題應該如何解決。激光使用的能源太大了,我們云海號的電站,很難供應的過來啊……”
底下的人紛紛提問,對其產生了濃濃的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