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必須要自己想辦法在中央島嶼上蓋工廠,生產水泥鋼鐵,實現可持續發展。
這便有了第三個大規劃《云海之都建設工程》,這么大一片陸地自然是要住人的,怎么規劃,怎么建造也是個大問題。
人們可不想造了之后又拆了重建,拆了之后重建……
而這一個通過四個月時間規劃、建造的小城市,被稱作——“云海之都”!
大多數的平民百姓還是定居在避難所當中,20%左右的人口已經在陸地工作了。
他們在“云海之都”工作,也在這里休息。
甚至在這幾個月的時間里,連大部分的晉國平民都跑到云海之都附近打工來了。
他們雖然沒什么文化,但攪拌一下水泥,做一些體力活倒是沒什么問題,還能夠通過打工的手段創造外匯,何樂而不為呢?目前中央島嶼正處于開荒階段,哪怕文盲也能找到一份合適的工作,獲得報酬。
大晉帝國的皇帝一開始還有點恐慌人口大量流失后,導致文明滅絕。
他們在上一次的災難當中損失慘重,只剩下九千多人了,雖然還能夠勉強保證社會秩序,但被云海號強行吞并了也不是不可能……他們根本就沒有反抗之力啊!
一直到后來……
老皇帝發現,打工能夠創造大量外匯!
又發現云海號沒有強行吞并他們的意思后,也就破罐子破摔,甚至干脆鼓勵年輕的男男女女出去打工!
開玩笑,他們畢竟只是一個農業文明,人口又少,不能說學會冶煉一點兒鋼鐵,就搖身一變,變成工業文明了,稍微高端一點的東西,他們根本沒辦法生產,包括螺絲、老虎鉗、銼刀這些工具,他們都沒辦法。
雙方的差距實在太大了,云海號在戰斗結束后,提供了許多的物資資源。
但這種支援并不是無限提供的,最終雙方還是得平等交流,也就是,大晉帝國得花費外匯儲備購買。
老皇帝開始慢慢認清楚現實,發展工業沒有這么容易,不是他們一萬人不到的文明,能夠搞的定的。
在這種情況下,一個農民工,在云海之都打工幾個月就能買得起一些電子產品了,他們還在這里種什么田?
難道用種植的稻米去換外匯?
辛辛苦苦種田半年,還沒打工一個月賺得多,傻瓜才會做這種事!
就如此,大晉帝國雖然還維持著表面上的行政體制,經濟上卻慢慢成了云海號的附屬國家。
這也是云海號政府預期之內的事情,經濟與文化的入侵,放在21世紀可能非常常見,但對于古代文明來說,根本就沒有這種概念。
連概念都沒有,他們怎么可能防御的住?
老皇帝一臉懵逼地發現自己變成了附屬,神龍也是一臉懵逼,但他們毫無辦法,甚至有點樂在其中……畢竟大晉帝國確實在快速恢復。
沒有云海號的幫助,大晉帝國想要恢復,得花費幾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