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在過去的一年中,總計生產糧食1285萬噸,其中的大部分都加工成了工業燃料。酒精巡邏飛機的數量達到132架……新一代的核動力軍艦正在設計當中。”
“誕生孩子的數量為9822人,還差一點點突破一萬大關,從幼兒園起步,一直到初中的12年義務教育正在落實當中。”
“所以,我們已經有31萬人了!過去一年增加的孩子數量,比三年還要多!在未來,我們的生活將會更加美好。”
聽著這一連串的數字,所有人都是心潮澎湃,激動不已。
這就是希望啊!
人們只得到了未來科技的一小部分:一個任勞任怨的黑沙沙,再加上一些萬能工廠,生產力就瘋狂爆炸了八十倍!
而且在未來,還有大量潛能可以開發。
科技文明的潛力就是如此,只要誕生了人工智能,再加上足夠的資源,生產力是可以不斷膨脹的。
在這種指數型爆炸的生產力面前,就算是魔神級別的超級唯心生物出現,又有何懼呢?
再強大的魔神,也不可能抵擋住恒星級別的超級能量。
就像某個游戲中描述的那樣,科技文明總是后期發力,越到后期,生產力越是爆炸。
唯一能夠打敗強大科技文明的,便是“科技自毀”現象了……
而云海號目前正處于“科技自毀”的第一階段——“生育率陷阱”!
人力資源還是文明發展的第一要素,沒有人,生產力再高,也就沒有了意義。
這一假說的可靠性到底如何,還不得而知,但不管怎么樣,是相當值得警惕的。
“以上就是我們在過去一年做出的成就……”
“讓我們對未來盡情歡呼!”
等這位官員匯報完所有的數據后,會議室中響起了一陣陣熱烈的掌聲。
大多數的記者,不知道“科技自毀”這一現象,大家正沉浸在進步的喜悅當中。
會議室中人山人海,“咔嚓咔嚓”的照相機不斷閃亮,有幾位記者又提出了幾個問題。
譬如說,人工智能“黑沙沙”的能力到底多強,它擁有主觀意志嗎?是否會出現機械旁邊的問題?是否會繼續提高民眾福利?什么能夠生產電動車?萬能工廠能代替生產電動汽車嗎?
這些問題都得到了一定的解答。
特別是福利問題,得到了民眾的廣泛關注。
“現在我們的生產力已經如此之高了,物價是否能夠降低?民眾的報酬是否還能夠提高?按照專家分析,社會最低時薪也有一些提升的空間,政府部門是否有相關的計劃方案?”
“人工智能的發展,是否會代替大部分的工作崗位?”
這位記者的提問很尖銳。
他的意思是,黑沙沙的生產力,可以挪用一部分出來,創造民眾福利。挪用1%,民眾的生活質量就會提升一倍。
但這個口子開了之后就像毒癮,只會越開越大,就目前的社會綜合素質,實在是開不得。政府發言人只能想辦法轉移話題:“我們必須要將更多的生產力,投入在國防建設上。”
“當然,我們承諾,將提高于生育率的刺激政策。”
“關于最低時薪……暫時沒有這方面的規劃。一些中小企業的生活還比較困難。”
在這之后,人群漸漸散去,雖然答案不太令人滿意,但邏輯是通順的,目前的第一要義確實是加強國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