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成為星際文明的社會變革,超出了想象,我們完全摸不著頭腦,也找不到更好的社會運行方式。在10倍、100倍的生產力面前,如果找不到太好的道路,我們依舊只能在十字路口前仿佛徘徊。”
陸一鳴點了點頭,能夠理解這種憂慮。
說白了,哪怕從事電動車以及半導體生產,地球上的高端行業,放在星際時代也只是平平無奇。從事這些行業的人口,放在星際時代,都將會被淘汰。
星際文明需要的是什么?從事智力勞動的人口!
甚至90%以上的人都是智力勞動者,那樣的狀態才是最好的。
但很顯然,這一點不可能做到,人類的智力呈正態分布,大部分人,注定是平庸的。
政府又不可能消滅工作,將這部分人拋棄。
所以目前的解決辦法,只能人為建設一條看上去高端的產業鏈,給普通人安排一個還算不錯的工作,有一份看上去過得去的薪酬……說起來很殘酷,事實上就是這樣。
隨著人口基數變大,天才數量變多,平庸人口也會變多,到時候只能繼續開辟新的不必要產業,往里邊塞人。
這種方式并不理想。
會議室中產生了一些討論聲。
“社會終究由天才推動,而天才又從普通人那里誕生。結果發展到最后,普通人的價值不大了,確實是一個老大難的問題啊。”
“不管怎么樣,生產力的發展是必須的,目前這種人為壓制生產力的情況,確實不是長久之計。”
“所以,怎么解決呢?似乎沒有解決辦法。除非我們能實現全民超人……唉,也不現實。”
找不到太好的方向啊。
站在最前方的梁總理頓了一下,又道:“各位同志,除了我剛剛訴說的問題外,接下來還有一個很大的隱患:我們發現,人口壽命的不斷提高,也會帶來巨大的社會變革。”
“我們還找不到太好的方向。”
“使用了兩代強化藥劑后,理論上人類的壽命能提高到150歲,有專家認為,長期服用一些特殊的食物,能提升到兩百歲。”
“在未來,微變異學科取得進一步的發展后,活三五百年,不是問題。”
“人的壽命變長了,我們的社會自然也會發生變化,不可能像以前那樣。短期內的大幅變化,是我們的社會不能承受的。”
接下來,梁總理展示了一份社會報告,上邊詳細地描寫了目前社會思潮的變化。
人類的思想和環境的變遷很有關系,就拿地球文明距離,譬如大名鼎鼎的河殤一代,改革開放帶來的文化沖擊,讓他們產生了極端的民族自卑感,在這一代人中,恨國黨的比例是最高的。
在他們看來,國外所有的一切都是好的,月亮也格外的圓。精神上跪下去了,就很難起來。
又譬如奮斗一代,通過奮斗,認為所有的一切都是自己努力得來的,只要奮斗就能擁有一切。于是他們變成了奮斗逼,同時勸人奮斗,因為他們真心認為如此。實際上他們只不過乘了時代的東風罷了。
又譬如說躺平一代,高房價導致這一代人,一輩子的收入都買不起房子,于是干脆躺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