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鳳熾急匆匆的回到了三十三重天。看到禁閉的大門,鄒鳳熾懸著的心終于放下了。只要給羅松通知李泰的時間,就不怕裴寂來搗亂。
在鄒鳳熾回到三十三重天的同時,羅松也在軍營中找到了李泰。羅松將鄒鳳熾的擔心和李泰說了。不但沒有看到李泰擔心,反而感覺李泰還十分的高興。
羅松也不是一般人,當然明白李泰心中在想什么。這李泰絕對是一個,不怕事大的主。于是羅松擔心的對李泰說道:“李泰,他畢竟是朝廷重臣。你覺得那樣做真的好嗎?”
“師父,你應該明白一朝天子一朝臣,這句話的意思。更何況還是一個不知收斂的狂妄之人。”李泰笑著對羅松說道。
其實并不是李泰揣摩出了,李世民的心思。而是李泰對這位裴寂的結局,那可是十分的清楚的。
三年后裴寂會被李世民怒斥說:“你的功勞,才學,都不足以擁有如今的地位。只是由于太上皇對你的恩寵,才位居第一。武德年間,政法方面紕漏謬誤極多,地方官吏施政紊亂,你對此也應擔負責任。朕念及舊情,不對你施以極刑,讓你回歸故里,你還有什么不滿意的。”
這就是大唐第一宰相的最終結局,雖然他死后,李世民追贈相州刺史、工部尚書、河東郡公。可是人已經不在了,要這些虛名又有什么意義呢。
聽到李泰如此一說,羅松也不在勸說李泰了。并且覺得李泰的做法很好,這樣不但可以得到不小的好處。還可以讓李世民高興。絕對是一舉兩得的好事。
看到羅松不在勸阻自己,李泰對著羅松笑了笑后說道:“師父,你可愿意陪徒兒走上一遭。”
羅松知道,如果自己答應了李泰,那就代表著自己已經站隊。以后自己的利益將和李泰捆綁在一起。自己就再也不只是,李泰師父這么簡單了。
有人會說,羅松都是李泰的師父了,還不代表羅松已經和李泰榮辱與共嗎。其實不是這樣的,羅松收李泰為徒,看的是李世民的面子。也就是說,羅松只是負責教導李泰武藝的人。而并非屬于魏王禁軍。
可是一旦羅松和李泰去搞裴寂,那就徹底的成為了李泰的人。當然這也會讓羅松,在李泰的小集團里,身份變更加的重要。但是他將無法在保持中立。
看到羅松的表情,李泰又說道:“如果師父不方便的話就算了。徒兒兄弟幾人也可以解決。”李泰說完之后,便準備帶羅通幾人出發。
這時羅松終于下定了決心,對李泰說道:“李泰,今天為師有點私事,想要求你幫幫忙。你的師兄姜煥閑置在家,也無事可干。不知可方便在你的魏王禁軍中,給他安排一個位置。”
羅松的這句話,已經表明了自己的立場。而且比答應李泰,一起去三十三重天。還更加的讓人信服,因為這樣一來,羅松已經不僅僅,是站隊那么簡單了。而是將自己的家人和自己,一起綁在了李泰的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