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釋清楚一切之后,鄒鳳熾伸手從伙計手中,拿起了一瓶味精放在桌上。然后大聲的說道:“這是今天的第一瓶拍賣味精,底價為一兩銀子。每次加價為五十文錢。最后誰出的價格最高,他就屬于誰。”
這別開生面的銷售方式,讓所有人都感覺到了新奇。再加上他們想要購買味精的心情,于是便有人開始加價。最后第一瓶味精成功的,以五兩銀子的價格,賣了出去。就連剩下的九瓶,都以三到五兩不等的價格,找到了買主。
打發走所有人之后,鄒鳳熾激動的來到后堂,對李泰說道:“魏王你的這個辦法果然有效果,竟然用十瓶味精,賣出了三十六瓶的價格。”
“這只是一個應急的辦法,長此以往是不現實的。所以現在我們必須開展新的生財之路。否則等味精的風頭一過,我們將沒有大筆的銀子入賬。”李泰搖了搖頭對鄒鳳熾說的。
“不知魏王又有什么賺錢的方法。”鄒鳳熾好奇又期待的,對李泰問道。
其實對于下一步,應該用什么東西,來賺取大批的銀子。李泰也是絞盡了腦汁,最后李泰還是將目光,鎖定在了釀酒上。酒在唐朝就絕對是奢侈品,普通百姓根本沒有辦法喝得起。
因為釀酒技術的落后,導致釀酒時,需要消耗大量的糧食。這也是酒的價格,十分的高昂的原因。最貴時,甚至達到了一斗酒,需要十兩銀子的價格。就連一些品級不高的官員,都沒有辦法承受,這昂貴的價格。
而李泰選擇的釀酒方式,便是用高粱釀制蒸餾酒。高粱在唐朝的時候,并不叫高粱,他的名字叫蜀黍。而且價格也并不是很高,所以用它來釀酒。絕對可以大大的降低成本。
再加上一斤蜀黍,可以釀造出半斤左右的白酒。這樣一來,利潤可就不是一般的高了。所以李泰決定,開設自己的釀酒作坊。
李泰將一張圖紙,鋪在了桌子上。對鄒鳳熾說道:“找人將這幾張圖紙,上面所示的東西,幫本王制造出來。同時派人大量收購蜀黍。等一切都準備好了后,派人通知本王,本王傳授你一個新的生財之路。”
如今的李泰,實在是太缺錢了。雖然他分別從王御史,和裴寂手中。搞來了四千兩銀子。但是對于李泰來講,那絕對是杯水車薪。就連李世民已經批準他,可以自行招募工匠,打造武器裝備。李泰都沒有敢去做。
畢竟如果現在將攤子鋪得太大,自己很有可能無法兼顧。那時候就真的成了負擔。最主要的是兩年后,將有一場大戰等著李泰。
貞觀三年,李世民和秦瓊將出征東突厥,最后李世民被兵困牧羊關。十三歲的羅通,將掛二路元帥印,領兵出戰,千里救主。
不過既然李泰來到了這個時代,那么估計羅通掃北的故事,將要徹底的改寫了。因為李泰準備親自掛帥,由他親手將自己的父皇,從牧羊關中解救出來。
所以說,現在的李泰,正在和時間賽跑。在貞觀三年到來之前,他必須做好所有準備。想要做好這些準備的重要因素,那就是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