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點了點頭,然后對身邊的太監擺了擺手。便見那名太監迅速的離開,不多時便帶著一個木架,以及一箱子的白紙。還有文房四寶等一干用具。
“既然魏王說了,那我也就不客氣了。”裴寂說完之后,便拿起了一旁的毛筆,硯臺中飽飽的蘸上了墨之后。便將一個大字寫在了白紙上。
可以說這裴寂在書法紙上,還是有的一定造詣的。寫起字來行云流水一氣呵成。一個齏便出現在了所有人的面前。這是一個比較生僻的字,就連在座的眾人,也沒有幾個認的。
可是李泰卻十分坦然的,來到了裴寂寫的字面前。同樣拿起毛筆,在墨中飽飽的蘸了一番。然后在這個字上面,寫下了jī的拼音。
隨后李泰將手中的毛筆放下,開口說道:“這個字讀作jī,本意是指搗碎的姜、蒜、韭菜等,也指混雜,調和。這個字在《莊子·大宗師》和《莊子·知北游》等文獻均有記載。”
這一下裴寂可就有些不淡定了,他沒有想到如此一個生僻的字,李泰竟然都認得。甚至連寓意和出處,都說的十分準確。這已經完全的出乎了裴寂的預料。可是事已至此裴寂又能怎么辦,只能硬著頭皮再次寫下了一個字。
李泰看了看后和剛才一樣,又在這個字上面貼上了拼音。然后繼續說道:“爩,讀音yù,字形為左右結構,用于形容煙氣冒出,煙出,煙氣。使用頻率也較低。”
隨后裴寂寫李泰讀,半個多小時的時間過去了,李泰竟然每次都對。這不由得讓裴寂感到無力了。因為他知道這些生僻的字,李泰都認得,那些常規的字,寫出來也沒有絲毫的意義。
所以裴寂已經不再提筆,而是一臉哭喪的表情向李世民說道:“皇上,臣認識的字根本就不多。所以已經沒有什么字,再來考魏王了。不如讓在場的眾人,也寫幾個字試試如何。”
裴寂的想法十分簡單,那就是自己不行,就集合大家的力量。還不信了,難道李泰真的如他所說一般,認識一萬六千五六百個漢字不成。
于是其他人也是毫不客氣的紛紛上臺,可是當他們的字剛剛寫完之后。李泰便會熟練的,將這些字上面標注上拼音。并且將其意義和出處說的絲毫不差。
“各位愛卿,不是朕替魏王說話。而是你們根本難不住人家。事已至此你們就認輸算了,免得再這樣糾纏下去,丟人丟的更大。”李世民起身大笑著說道。
此時李世民的心里甭提多開心,自己的兒子在文武百官面前。竟然如此這般的給自己露臉,無論是哪個父親,都會感到無比的榮耀。就算李世民身為大唐皇帝,也同樣不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