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泰的這個邀請,不由得有一點,讓武士彟感到為難。如果拒絕了李泰,生怕李泰心中對自己產生怨恨。如果跟隨李泰南山狩獵,又怕因此而耽誤了正事。
武士彟可不是平白無故,來長安城見李世民的。而是得到了準確的情報,有人準備利用禁軍謀反。而這準備謀反之人,正是義安王李孝常。
如果武士彟一旦答應了李泰的請求,就會對自己的行程造成延誤。如果真的因為自己的延誤,導致事情發展到,不可控制的地步。那自己可真的就是千古罪人了。
看到武士彟猶豫不決的表情,李泰笑著說道:“既然應國公有事覲見父皇,那不如就讓令公子留下來,賠本王南山狩獵吧。”
聽到李泰的話,武士彟終于松了一口氣。于是向李泰行禮說道:“本來我應該陪著魏王殿下,去南山狩獵。但因為確實有急事覲見皇上,所以只能將犬子替我。將來有機會,我一定前往魏王府道歉。”武士彟說完之后,便交代武元慶跟隨李泰,前往南山狩獵。
他自己再次登上了,趕奔長安城之路。看著漸漸離去的武士彟,李泰對身邊的武元慶說道:“本王本想將應國公留下來,以此來保證他的安全。可惜應國公忠君為國,早已將生死置之度外了。”
聽到李泰的話,武元慶不由得急了。急忙開口對李泰說道:“魏王何以見得,有人會對家父不利呢。”
李泰這個時候早就已經想到了,武士彟急于覲見李世民的原因。那就是即將在貞觀元年歲末,發生的一場叛亂。叛亂之人正是義安王李孝常。
而且就連自己的舅舅,也參與到了其中。不過這個舅舅,并非是長孫無忌,而是長孫無垢皇后,同父異母的哥哥長孫安業。
而最終他們的陰謀,被李世民提前知道了。導致他們最后功敗垂成,而且還將自己的命全都打了進去。參與此次叛亂的人,只有長孫安業得以活命。其他人無一幸免。
而最終在這件事上,受益最大的人,正是武士彟。李世民任命武士彟為利、隆、始,靜、西、龍等六州諸軍事、利州都督。如果武士彟在這件事上,沒有立下什么功勞的話。他又怎么可能得到如此的高官。
所以李泰早就已經知道,此次武士彟進京的真正目的。而是否有人在前方劫殺武士彟,李泰可就不太知道了。他這樣說的原因只有一個,就是準備讓對方記下,自己的救命之恩。
果然不出李泰所料,當武元慶聽說,有人要對自己父親不利的時候。神色緊張的,向李泰開始詢問。
“應國公這次給父皇帶來的消息,對于大唐和父皇來講太重要了。同時對于某些人,同樣甘系到他的身家性命。所以中途截殺就十分的正常。”李泰嘆息的對武元慶說道。
“還請魏王救救家父,我武元慶愿用這條命,來報答魏王。”武元慶跪在李泰面前,誠懇的乞求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