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泰誤打誤撞,將李麗質徹底治愈,這讓李泰的心中也是萬分高興。同時心中也是萬分的苦惱,畢竟在熬制出一碗藥精了,那可絕對不是一件容易事。
就在李泰苦惱著,如何為長孫無垢根治,陰虛陽亢之癥的時候。李泰醫術高明的消息,已經在長安城傳開了。而李泰卻渾然不知。
平淡的日子過得總是很快,轉眼間已經開始飄下雪花了。不過這個冬天對李泰來講并不寒冷,因為不但自己的床上,有溫暖的棉被。身上也擁有著溫暖的棉衣。
而這一個月的時間里,李泰同樣為李世民準備了,數千套棉衣和棉被。讓李世民的玄甲軍,已經換上了冬裝。
不過此時李泰的心情,卻有一點沉重,因為馬上就要到歲末了。馬上李孝常便會起兵,不過這已經不足為懼了。
畢竟歷史上的李世民,在毫無準備的情況下。都可以將李孝常打得體無完膚。何況是,現在早有準備的情況下了。
而讓李泰真正憂心的是,是爆發在明年七八月份的,席卷了長安城周邊的,那場大蝗災。在歷史上這次蝗災的危害,可以說是十分巨大的。
李泰想過在蝗蟲幼蟲的時候,便對它們進行捕殺。但是思來想去之后覺得,從目前來講并不可行。
難道只能眼睜睜的,看著蝗災再次發生,而自己卻什么也不能做嗎。李泰不停的捫心自問著。
可以說,面前李泰唯一能做的,便是讓鄒鳳熾,盡最大能力的收購糧食。然后以應對來年的災荒之年。
此時的李泰終于感覺到,人對于大自然來講是多么的脆弱。只要大自然稍微的發一點脾氣,就可以讓人類死橫遍野。
就在李泰在這里多愁善感的時候,李天明對李泰說道:“殿下,門外來了兩個抬著擔架的百姓。他們跪著門前說要求見殿下。”
聽到李天明的話,李泰不由得感到意外。自己又不是什么衙門口,雖然貴為魏王,但是卻沒有斷案的權利。就算他們有冤在身,申冤也不應該來自己的魏王府啊。
不過既然人家已經來了,李泰自然也只能出門去見一見。否則對他的名聲將有很大的影響。
李泰親自帶人來到王府之外,看到王府門外跪著兩個人。而且旁邊還放著一張擔架,擔架之上還躺著一位老者。
“二位鄉親,不知有何事來見本王。如果是有冤屈的話,還請二位鄉親去衙門申冤。魏王府并沒有審案的權利。”跟在李泰身邊的李天明,上前對二人說道。
“魏王,我的并無冤屈。今日前來面見魏王,是希望魏王可以出手救一救家父。”一名男子向李泰磕頭說道。
“老人家看樣子好像沾染了風寒,你們不去找郎中醫治。為何要將其送到本王的府上。”李泰不解的問道。
同時李泰的心中有一種預感,自己好像又被什么人給算計了。而面前的這兩個人,出現在自己的府門外,絕非是偶然。一定有人在背后推動此事。
想到這里,李泰心中不由得暗笑,既然你們已經劃出了道,那我李泰就陪你們好好的玩上一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