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李淵離去的背影,此時的李世民心中,已經掀起了驚濤駭浪。他沒有想到,今天李淵會和自己如此推心置腹的聊。
今天父子之間的一場傾心而談,讓李世民將心中一直壓著的那塊石頭,終于可以搬走了。這也更加堅定了李世民的想法。
“父皇說得對,皇位需要的是適合他的人。而這個人只要是李姓子孫,就可以保住李氏江山的傳承。至于這個李氏子孫是誰,難道又真的那么重要嗎?”李世民自言自語的說道。
……
時間永遠是留不住的,轉眼間便到了七月份左右。這段時間,李世民對李承乾和李泰的態度,有了很大的轉變。
對二人的明爭暗斗,更是睜一只眼閉一只眼。而此時李世民最在意的就是長孫無垢。因為長孫無垢即將臨盆。
而這時天下卻鬧起了蝗災,整個長安城的周邊,已經被蝗蟲吃的寸草不生。百姓家中雖然都有余糧,但是想要度過漫長的冬季,是絕對不可能的。
果然不出李泰所料,這蝗災所覆蓋的地區,并非是長安城周邊。受災區達到了附近的十幾個州郡。
可以說,一時間天下災民四起,為了逃一條活路,災民涌入了長安城。這件事也驚動了太宗李世民。
李世民定在御花園中,親自吞食蝗蟲,以表自己對治理蝗災的決心和態度。并且派出房玄齡與杜如晦賑濟災民。
這兩位老大人,可都是秉公執法一心為國的主。他們所行之事可謂是公平公正,讓災民得到了應有的安置。
而歷史上,也正是因為杜如晦和房玄齡的賑災得力,才平息了這場囊括十幾個州郡的蝗災。
“主公,如今皇上已經派出杜如晦和房玄齡賑濟災民。涌入長安的百姓,大多數得到了安撫。”李淳風對李泰說道。
“這次蝗災過后,大唐的國力將有所衰減。難免一些居心叵測之人會借機起事。我大唐國周邊的那些異族,也很有可能會趁虛而入。”一旁的袁天罡開口說道。
“主公,袁道兄說的不假,如果此事處理不當的話。將會為大唐帶來很大的麻煩。自古到大災必有大亂,在百姓食不果腹的時候,只要有人有一煽動。天下就有可能再次大亂。”李淳風說得比袁天罡還要可怕。
但是二人所說的,卻并非無稽之言。因為歷史上的幾次大規模起義,都是因為天災而引起的。
“父皇派出杜如悔和房玄齡兩位負責賑災,那就絕對不會出現太大的亂子。畢竟憑借二位的能力絕對可以應付此事。”李泰開口說道。
李泰可是知道,歷史上的這次蝗災,就是在房玄齡和杜如晦的指導震災之下,有驚無險的便度過了。
“難道魏王就不想為天下百姓做點什么?貧道覺得魏王應該不是那樣的人。”袁天罡笑著對李泰說道。
“道長此言不假,本王不但要為天下百姓做點什么,而且還要讓受災的百姓衣食無憂。”李泰信心十足的說道。
“魏王,讓天下百姓有糧裹腹,貧道倒相信你做得到。但是讓天下百姓衣食無憂,魏王的口氣未免有一點太大。”袁天罡看著李泰說道。
“道長,不如本王和你打一個賭怎么樣。如果本王輸了,愿意答應道長任何條件。”李泰笑著對袁天罡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