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上,魏王所言極是。既然要馬兒跑就得讓馬兒吃草。如果皇上只罰不賞,恐有失公平。”程咬金開口對李世民說道。
“如果魏王可以按時完工,朕允許魏王使用驪山行宮。”李世民宣布到。
聽到李世民如此一說,可把滿朝文武嚇壞了。那可是皇上的行宮,豈是一個皇子可以使用的。
難道李世民已經準備,改立李泰為太子不成。于是眾人將目光投向了李泰。
“父皇,兒臣可不敢在您的行宮居住。否則兒臣占了真龍位,那可是要損陽壽的。”李泰腦袋搖的如同撥浪鼓一般。
雖然李世民臉色并沒有漏出喜色,但是卻可以從他的眼神中,看到一絲欣喜和滿意。
“那不知道,你準備怎么樣呢。”李世民對李泰問道。
“如果兒臣按時完工,希望父皇可以給兒臣一向權利。”李泰說道。
“說來聽聽,只要不過分,朕可以答應。”李世民說道。
“兒臣希望父皇可以給兒臣,刪除賤籍的權利。”李泰對李世民說道。
“這個倒是可以,只是不知你要這個權利干什么。”李世民不解的問道。
在唐朝同樣分士農工商四個等級,商人同樣不被社會認可,稱之為賤民也就是所謂的賤籍。
“父皇,兒臣的三十三重天掌握著很多商鋪。按照大唐律法,這些為兒臣打理店鋪的人都是賤籍。兒臣不希望他們的子孫后代,不能參加科考。”李泰對李世民說道。
“這個不是問題,朕可以答應。”李世民毫不猶豫的答應了。
“兒臣謝父皇隆恩。”李泰跪地向李世民謝恩說道。
大家都覺得此事,到此也算徹底結束了。但是沒有想到,就在這個時候裴寂站了出來。
裴寂向李世民行禮說道:“皇上,臣聽聞,有人在吐蕃見到了魏王的尚方锏。不知此事是否屬實,所以臣希望向魏王證實。”
裴寂的這句話,讓滿朝文武不由得一驚。因為眾人心中明白,如果丟失了皇上御賜尚方锏,會是一個什么樣的結果。
如果如裴寂所言,那李泰這次麻煩可就大了。按照大唐律法,官員丟失官印兵符,那可是殺頭之罪。如果丟失皇上欲賜尚方锏,那可就是更加罪不可恕了。
雖然李泰身為大唐魏王,但是畢竟俗話說的好,天子犯法與庶民同罪。所以李世民必須給大家一個說法。所以李泰那可就真的要倒霉了。
“李泰,不知裴愛卿所言可否屬實?”李世民冷著臉對李泰問道。
“宰相大人,不知你是如何知道,本王的御賜尚方锏到了吐蕃國。難到你與吐蕃國有所勾結不成?”李泰沒有回答李世民的問話,而是直接對裴寂自問道。
“魏王休要血口噴人,魏王說我與吐蕃有所勾結,不知你可否能夠拿出證據。”裴寂指著李泰憤怒的質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