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憑今日魏王的決定,無論將來魏王身處何位,將都是我大唐的擎天博玉柱。請受我徐茂公一拜。”徐茂公說完之后,便向李泰深施一禮。
李泰急忙伸手,將徐茂公攙扶而起,然后激動的對徐茂公說道:“本王所作所為不求任何回報,只求對得起大唐,對得起父皇。”
“皇上,請允許臣隨駕出征。”秦瓊跪倒在地對李世民說道。
“我說秦二哥,人家李泰可是說了。只有你留在長安城中,他才會隨軍前往遼東。如今你又突然反悔,那豈不是又給他反悔的機會了。”尉遲恭對秦瓊說道。
“我說隨皇上出征遼東,可不是要搶你的帥印。這一點你大可以放心。另外至于魏王去不去,難道還用別人說嗎。你這未來的三軍大元帥,難道連這一點都看不懂透。”秦瓊無奈的搖了搖頭后,對尉遲恭說道。
秦瓊還真就猜對了尉遲恭的心思,尉遲恭真擔心,秦瓊突然反悔仍要領軍掛帥。
倒不是尉遲恭對權力多么奢望,擔心秦瓊搶了他的元帥。尉遲恭想要領軍掛帥的主要原因,就是要證明自己。證明自己也可以像秦瓊一樣,指揮千軍萬馬,為大唐起兵平叛。
“秦二哥說的不錯,我們幾個在這里忙乎了半天。其實都是無用之功,如果我沒有猜錯的話。就算沒有今天這場戲,魏王同樣會成為三軍的影子。”徐茂公笑著說道。
“父皇,兒臣有一句話要交代你。此次跨海征東不比兵進北番。這一路上困難阻阻,我大唐必然損兵折將。”
“不過無論發生什么事,還希望父皇順其天命。莫要強行逆天而行。”李泰對李世民說道。
這話讓李世民心中不由一顫,因為他知道,李泰在推演一道上的造詣有多深。
于是李世民開口對李泰說道:“你不是說天命使然,但卻不是不可改變的嗎?既然能改變天命,讓它朝著我們有利的方向發展。那為何又會說出剛才的話呢。”
“有一些事情我們可以更改,有一些事情我們卻無能為力。所以一切只能順其自然。”李泰對李世民說的。
李泰說完之后,便向李世民告辭,回去墨州城去了。看著李泰離開的背影,李世民對徐茂公問道:“軍師可明白,李泰話中的意思。”
“看來魏王一定是,算到了有什么事情要發生,而且還是無法更改的。不過臣可以斷定的是,絕對不會危及到皇上,更不會危及到大唐。”
“否則魏王就算泄露天機,遭天道懲罰。也不會閉口不言。”徐茂公想了想后說道。
……
李泰騎上自己的定軍虎,悠悠哉哉的走在回墨州城的路上。此時李泰的心情別提多高興了。
原本打算是偷偷的跟著李世民,在關鍵的時刻在現身幫忙。現在卻不用那么麻煩了,可以名正言順的跟著李世民。
至于李泰說的什么青龍星君復仇,什么秦瓊應誓而亡。就連李泰自己都不相信。
至于為什么,要和程咬金等人這樣說,原因就是為了忽悠他們。在這個神鬼亂力當道的時代,以神鬼之口說出自己的話。往往比自己說還要有用。
一邊走,李泰一邊回想著,一晃自己來到這個時代已經有六年了。突然李泰好像想到了什么。
如果自己要是沒有記錯的話,歷史上自己的兒子李欣,今年應該出世了。因為按歷史上推測,李泰的長子李欣,應該出生于63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