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有拒絕執行本王法令的,或者刻意煽動百姓鬧事的人。一旦查實,一律誅滅三族。”李泰面露殺氣的說道。
聽到李泰如此一說,盧萬達也閉上了嘴。他知道李泰已經鐵了心要這樣做,就算自己再苦口婆心也是無濟于事。
“關于銀行和醫院,卻不能操之過急,只能慢慢的讓百姓去接受。畢竟這個需要一定接受的時間。才可以讓百姓看到它的好處。”李泰再次開口說道。
盧萬達等人,還以為李泰在醫院和銀行上,也會使用鐵腕政策。但是沒有想到,李泰卻在這上面選擇了懷柔。
看著眾人不解的表情,李泰開口對眾人說道:“是不是覺得本王,對這幾件事上的處理方式反差很大。”
“那就讓本王來告訴你們為什么。百年大計教育為本,只有讓本王屬國內的百姓有了知識,才可以真正的讓本王的屬國,昌盛穩定……”
其實盧萬達這些世家大族,又何嘗不知道,天下百姓擁有了學識。才是真正的制約世家大族的根本。
如果天下百姓都識文斷字,通曉四書五經。那么世家大族,再想壟斷朝堂,就絕對不可能了。
“殿下,天下百姓普遍認為,就算是自己的孩子,認識了字有了學識。也并沒有什么太大的用處。”
“雖然現在已經開啟了科考制度。但是這科考制度,也是被世家豪門所掌控。真正的平民子弟,根本不可能通過科考而光宗耀祖。”
“所以百姓們覺得,讓自己的孩子學一門匠人的手藝,反倒比去學堂學習更加實惠。”墨天南對李泰說道。
“本王又何嘗不知,百姓們心中所想。不過本王馬上就會讓他們知道,在本王的屬國之內,有知識是最重要的。”
“因為在不久的將來,如果你沒有知識的話,恐怕你作為一名匠人的資格都不會有。”
“因為本王的學校,所教授的知識,并非是四書五經那么簡單。還有各種各樣的其他學科。”
“可以說,就算你想學匠人的手藝,也需要到學校中去學習。只有從學校中畢業的匠人,才可以得到更加優厚的工作待遇。”
李泰為了讓百姓們接受學校,所以他準備實行學歷式應聘。這對后世人來講并不是什么新鮮事。
但是在大唐貞觀年間,那絕對是一個驚天動地的大改革。經過李泰的詳細訴說之后,眾人終于明白了李泰的意思。
“如果按照主公這個方法實行,將來就算是種地的農民,如果沒有知識,會連種地的資格都被取消。”
“這樣一來,看誰還敢不把自己的孩子送到學校去。”慎云飛一臉興奮的對李泰說道。
“主公,最主要的是,百姓家沒有多余的錢糧,去供自己的孩子到學校中念書。這才是最關鍵的所在。”盧萬達對李泰說道。
“本王什么時候說過,到學校中讀書需要交錢了。你們馬上和所有百姓解釋明白,到學校讀書的孩子,本王不會收取一分錢的學費。”
“只需要他們自己出錢,買一些課本就可以了。而這些課本的價格,絕對是他們可以接受的。到三十三重天的商鋪之內,便可以全部買到。”
“并且可以告訴他們,每個州府有一千個名額。那就是前一千名到學校報到的學生,本王會為他們提供書本。”李泰對眾人宣布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