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李泰將這件事情,和自己的師父羅松說了。羅松聽到李泰的訴說之后,心中同樣覺得這是一個燙手的山芋。
于是羅松對李泰說道:“殿下,你是準備將他們留下來,把他們訓練成燕國的一支精銳。還是準備想辦法,將這個包袱丟掉?”
聽到羅松的話,李泰想了想后說道:“說句心里話,我雖然對這些番邦異族,沒有什么好印象。但是他們強大的戰斗力,卻是我不能忽略的。”
“所以如果能夠讓他們歸心的話,我會讓他們慢慢的被同化。忘記他們曾經所過的生活。成為我燕國百姓的一份子。”
聽到李泰的話,羅松點了點頭后說道:“既然如此,那就必須除去糟糠。只有剩下來的精銳,才值得殿下去培養。”
“師父這話的意思,是準備在他們之中進行裁軍。如果是這樣的話,恐怕父皇那里不太好交代。”李泰對羅松說道。
“看來殿下是忘了,如今我燕國境內還有很多城池。仍然在遼東諸國余孽的手中。”羅松笑著對李泰說道。
“如果不是師父提醒,我差一點把這件事給忘了。那就讓他們替本王出征,去掃平那些遼東諸國的余孽。”
“如果他們誠心誠意的為本王效力。那本王不介意,給他們一個新的身份。相反的話,那本王也將有理由,把他們全部消滅。”
“到時候就算是父皇問起來,我也有足夠的理由,讓父皇無法責罰于我。”李泰高興的對羅松說道。
“不過話雖如此,殿下還是需要派出一位主帥。來統領這十萬番兵,否則在某些情況下,可就說不通了。”羅松對李泰說道。
李泰當然明白羅松話中的意思,那就是如果自己,只讓這十萬番兵出擊。那就會被別人認為,自己根本就沒有想要,讓這十萬番兵活著回來。
“那不知師父覺得,有何人統率著十萬番兵比較合適。”李泰對羅松問道。
“盧旺達,他絕對是最合適的人選。因為他會絕對的對主殿下忠誠,不會擁有一絲一毫的反叛之心。”羅松對李泰建議道。
“確實,這盧旺達本身就是,我燕國三軍副元帥。由他親自領兵出征,于情于理都說得過去。”李泰點了點頭后說道。
于是,李泰便將這十萬番兵,交給了盧旺達。由他負責統帥訓練,并且做好了隨時出征的準備。
……
經過了數日的旅途,李世民終于回到了長安城。太子李承乾帶領文武百官,在十里長亭迎接圣駕。
看到李世民的鑾駕,慢慢的駛了過來。李承乾便帶領文武百官,跪地迎接李世民。
李世民停下鑾駕之后,便由貼身太監攙扶著下了鑾駕。對李承乾等文武百官說道:“各位愛卿快快平身。”
李承乾帶領文武百官起身之后,李承乾對李世民說道:“父皇此次跨海征東,用了五年多的時間,終于凱旋歸來。真是可喜可賀的大事。”
“如今長安城中的百姓,個個家中張燈結彩,如同新年一般。現在百姓正在長安城外,自發的準備迎接父皇的圣駕。”
“那各位愛卿就隨朕一起去,接受百姓們的迎接吧。”李世民高興的對眾人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