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氣憤的說道:“該死的奚王,竟然在本王的背后捅刀。既然如此就休怪本王無情了。”
與此同時,奚王的騎兵也同樣遭受了一樣的待遇。同樣所有的證據都指向契丹王。
所以劉仁軌的第一步計劃,已經順利的達成了。如今奚王和契丹王之間,已經產生了隔膜。下面就是激化他們的矛盾,不給他們機會解開這個誤會。
……
因為雙方人馬都受到了攻擊,所以前進的速度自然受到了影響。這就給那兩支遼東鐵騎,留下了充分的時間,讓他們撤回幽州。
即便如此,就在兩支騎兵,從西南兩座城門,進入幽州城不久之后。兩國聯軍便分別在,東北兩座城門外安營下寨。
而負責埋伏在暗處的,那四萬幽州府兵。卻并沒有趕回幽州城。而是在幽州城外,隱蔽的地方扎下的連營。
這樣做的原因有兩個,第一是這四萬府兵并非是騎兵。恐怕趕回幽州城的時間不夠。很容易在半路上與兩國的騎兵相遇。
第二個就是,關鍵時刻可作為奇兵出現。給兩國聯軍來個里外夾擊。這樣勝算就更加的大了。
回到幽州城的兩支遼東鐵騎,將事情的經過報給李泰之后。又做了一個簡單的休整,便上城墻加入了幽州城的守衛戰。
“劉相,看來一切進行得都十分順利。那不知下一步我們應該如何呢。”李泰對劉仁軌說道。
“主公,下面需要有兩個反應機敏的人。分別前往兩國的大營,面見他們的大王。”劉仁軌開口對李泰說道。
“主公,這個計劃的成敗,全在派出的這兩個人身上。只有他們成功的說服奚王和契丹王。才可以讓我們的計劃順利成功。”徐梁起身對李泰說。
“不知何人覺得可以勝任此事,替本王前往兩軍大營走上一遭。”李泰開口對眾人問道。
如果讓在座的眾人喊打喊殺,那絕對沒有一個人會認慫。就算是讓他們戰死在兩軍陣前,他們連眼都不會眨一下。
但是這作為說客,唇槍舌劍的事情。他們還真的有一點做不來。所以一時之間正堂之內鴉雀無聲。
“主公,在座的各位大多數都是武將,和墨門各家的弟子。對于這作為說客的工作,恐怕確實不太適合。”
“所以屬下向主公請命,愿親自前往契丹大營。去游說契丹王。”劉仁軌開口對李泰說道。
“此事萬萬不可,本王如何能讓劉相以身犯險。”聽到劉仁軌的話,李泰毫不猶豫的拒絕道。
“主公,此事恐怕除了我和劉相之外,便沒有人能夠勝任了。所以屬下愿意前往奚國大營,去游說奚王。”徐梁開口對李泰說道。
雖然李泰心中百般不愿,畢竟這做說客的危險,可不是一般的大。稍有不慎便會身首異處,可是怎奈二人一再堅持。
最后李泰只能無奈的同意了,并且讓二人一定要注意安全。為了安全起見,李泰將星宿暗衛一分為二,在暗中保護劉仁軌和徐梁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