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謝燕王殿下,如果沒有燕王殿下今日之舉。我武元忠還覺得他們是我的知心朋友,所做之事都是為了維護我武元忠。”
“如今我武元忠既然已經犯錯,就甘愿接受燕王殿下的處置。我武元忠絕無半句怨言。”武元忠開口對李泰說道。
此時的武元忠終于知道,自己一直以來都被別人當作小丑一般。心中那是萬分的懊悔,不過因為這件事讓他武元忠,也如同長大了一般。
這讓李泰看在眼中不由的點了點頭,然后開口對武元忠問道:“三叔也是飽讀詩書之士,難道就沒有教過你什么不成?”
“回稟燕王殿下,從小家父就讓我讀兵書戰策四書五經。小的時候讀的那是十分的認真,后來大了才做出這些孟浪之事。”武元忠對李泰說道。
“那不知你所讀的那些兵書戰策四書五經,現在還能記下多少?”李泰開口對武元忠問道。
“學到腦海里的東西,自然不會輕易忘記。雖然已經好長時間沒有再溫習過,但是現在同樣可以倒背如流。”武元忠信心滿滿的說道。
這不由得讓李泰感到好奇,難道這武元忠有過目不忘之能不成。于是便對滿朝文武說道:“既然本王的這個大舅哥如此信心滿滿,那各位就考一考他如何?”
聽到李泰的話,眾人心中已經明白了。李泰已經不準備追究三十三重天的事情了,反而還對著武元忠有了一定的興趣。
于是眾人紛紛開口考校武元忠,要說這武元忠可真沒有夸夸其談。眾人所問之處只要他讀過的,無不是對答如流。
這讓李泰更加的滿意,于是又對武元忠問道:“這些都是書本上的東西,你可曾實踐過他們。”
“回稟燕王殿下,雖然家父是韶州刺史,但是手中卻沒有兵權。所以我學的這些兵書戰策,根本毫無用武之處。”
“所以后來也就漸漸的放棄了,畢竟學了這么久,連一兵一卒都沒有指揮過。甚至就連戰馬都沒有騎過一次。”武元忠嘆息的對李泰說道。
“紙上談兵終究難成大業,所有的學問都必須在實踐之中得到認證。才會讓你真正的掌握。”李泰點點頭后說道。
“所以有一次在江中游泳的時候,結識了這些狐朋狗友。在他們身上,我找到了一言九鼎的感覺,最后才會落得今天的下場。”武元忠嘆息的說道。
“在江中游泳,不知你的水性如何?”聽到武元忠在江中游泳,李泰突然來了興趣,開口對武元忠問道。
“不是我吹牛,我在江中可以捉住十余斤的大魚。在水中就算是呆上個盞茶時間不用換氣,也絕對可以安然無恙。”武元忠一副高傲的表情說道。
“恭喜主公,賀喜主公,主公今日無意之中,又收一大才之人。雖然此時走偏了路,只要加以教導,定然能成大才。甚至有可能成為主公尋覓的那個人。”劉仁軌起身對李泰說道。
李泰自然明白劉仁軌所說是什么意思,于是大笑著說道:“武元忠,只要你將心思放在學業之上。本王保證給你實踐的機會,就算是有朝一日指揮千軍萬馬也并無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