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李泰便接到了李治掛帥的消息,李泰為何要這樣做呢?難道真的是為了讓李泰立威不成?
當然這方面的用意確實存在,還有另外一件事,才是李泰真正的目的。那就是讓自己的勢力不再擴大。
如果有李泰親自出兵,將契丹和奚國消滅。那么這兩國的領土,自然會并入李泰的燕國版圖。而如今李泰的勢力已經過大,如果再繼續擴張的話,恐怕不是一件好事。
就算是李世民在位的時候不懷疑自己,到時候李治絕對也會對自己不放心。恐怕那個時候李治會在別人的唆使之下,和自己產生隔膜。
甚至會想盡一切辦法,削弱自己的實力。如果李泰任由李治削弱自己,那么絕對會對自己的計劃有所影響。
如果李泰反抗的話,那就更加讓有些人高興了。到時候絕對會有人向李治進言,說李泰有心謀反。
別看現在李治對李泰崇拜有加,等他登上皇位之后,恐怕就不一定會這樣想了。畢竟現在李治還不是皇上。
……
“各位,父皇已經下旨令太子殿下統兵二十萬,英國公徐茂公為隨軍軍師,鄂國公尉遲恭為前部正印前鋒官。不日將發兵契丹與奚國。”
“不知各位覺得,我們是否應該插手此事?幫助太子順利的取得這場勝利。”李泰開口對銀安殿內的文武問道。
“主公,如果只憑借太子殿下所率的二十萬人馬,恐怕未必能夠做到一戰拿下契丹和奚國。畢竟兩國的百姓可是個個驍勇善戰。”
“隨時都可以組建起數十萬的騎兵,如果主公不加以援手的話。恐怕最后太子殿下會損兵折將。”徐梁開口對李泰說道。
“如果主公出手幫助的話,恐怕對主公此行的目的會有所影響。所以還請主公三思而行。”劉仁軌開口對李泰所的。
如果從忠于大唐的角度來講,那么李泰必然要出兵幫助李治。但是如果從自保的角度來說,那李泰最好按兵不動。
李泰自然也知道這個道理,于是開口說道:“幫忙是必須要幫的,只不過這幫忙的方法,要十分的考究。”
“其實此事也簡單,如果兩國發生內亂的話。太子殿下趁虛而入絕對會事半功倍。”羅松開口說道。
“元帥說的不錯,如今兩國群龍無首,本就不安定。如果再加一挑唆的話,讓他們自己先打起來應該并不難。”徐梁點了點頭后說道。
“那此事就這樣定了,至于如何讓他們兩國出現內亂。就看各位的手段了。”李泰點了點頭后說道。
其實李泰心中還有著一個最后的想法。那就是在萬不得已的時候,自己絕對不能眼看著李治兵敗垂成,必然會親自統兵協助李治。
不過這絕對是在最后關頭才會去做的,哪怕李治有一絲的勝算,李泰絕對都不會參與此事。
隨后李泰開口說道:“本王還有一次想與各位商議,本王準備在燕國境內推行新的貨幣。不知各位覺得意下如何?”
“主公,我覺得此舉沒有必要。因為這樣做很容易讓皇上不高興。甚至會懷疑主公有不臣之心。最主要的是這樣做,對我們并沒有太大的好處。”劉仁軌出言對李泰阻止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