尉遲恭接過借條之后,便開口說道:“太子殿下就等末將的好消息吧。等我回來的時候,希望軍師已經把拋石機和火油準備好了。”
“這點不用你操心,等你回來之后一切自然給你準備的妥妥當當。就怕到時候你拿不下這契丹王城,那時候你的腦袋可就保不住了。”徐茂功白了尉遲恭一眼后說道。
……
尉遲恭回到自己的大營之后,便笑著將李治的親筆借條交給了李泰。然后說道:“我可是按照你小子的要求,將太子殿下的借條給你要來了。”
李泰接過李治的借條打開一看,不由得無奈的搖了搖頭。然后自言自語的說道:“這一定是徐伯伯幫忙寫的。”
“你小子怎么知道,難不成你剛才也在中軍大帳不成?”尉遲恭不解的對李泰問道。
“如果是太子自己寫的,他絕對不會這樣寫借條。而除了徐伯伯之外,我再也想不出來,有其他人會這么壞了。”李泰笑著說道。并且準備將借條讓尉遲恭看。
“借條上寫的什么,你告訴我不就完了。給我看有什么用,他認識我我又不認識他。”尉遲恭瞪了李泰一眼之后說道。
李泰都把這個茬忘了,這尉遲恭是打鐵的出身,真就不認識幾個字。歷史上尉遲恭掛帥跨海東征,就連功勞簿上都是用符號記錄戰功的。
“我一時忘記尉遲伯伯這個優點了,現在我就給你說一說,為什么我會說是徐伯伯寫的。”李泰笑著對尉遲恭說道。
“你小子少在那里調侃我尉遲恭,雖然我不認識字,好賴話我可聽得出來。還沒聽說過,誰說不認識字是優點的呢。”尉遲恭怒視著李泰說道。
李泰笑了笑后說道:“整張借條之上,所圍繞的內容,除了戒煙花之外,還有一個最主要的地方。那就是明確了向我借煙花的人是父皇,而太子殿下只是執行人而已。”
“這牛鼻子老道可真夠鬼的,這樣一來,就算你小子拿著借條找太子殿下要賬,他也絕對會給你來一個一推六二五。”尉遲恭聽罷之后說道。
“所以我說這是徐伯伯寫的,不過這就已經足夠了。向父皇要賬總比向太子要,要好讓得多。”李泰笑著說道。
“那是不是你跟我一起去趟幽州,否則你手下的那幫兄弟,我尉遲恭可說不動。”尉遲恭對李泰問道。
“尉遲伯伯就放心的去吧,我會提前派人通知家里。給你準備好煙花,包括你到地方就裝車。用不了幾天就會回來。”李泰笑著對尉遲恭說道。
“既然如此,那你小子就幫我看著家。”尉遲恭點了點頭后說道。
尉遲恭說動就動,直接便騎上戰馬帶著侍衛,就向著幽州的方向而去。
而就在尉遲恭剛剛出發不久,李泰就聽到有人在先鋒大帳外說道:“果然不出我所料,你還真的在尉遲恭的身邊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