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郎,你經過數年的浴血奮戰,才打下了大唐江山。又經過二十余年的勵精圖治,終于讓大唐出現了貞觀盛世。”
“如今何不借著這個機會,好好的去享受剩下的人生呢。又何必再回去找那些沒有必要的麻煩。”長孫無垢對李世民說道。
“觀音婢說的不錯,我李世民為這天下忙碌了一輩子。也該是時候為自己活上一活了。”李世民拉著長孫無垢的手笑著說道。
“父皇,難道你真的決定,再也不管朝中之事了。”李泰開口對李世民再次問道。
“你小子什么時候變得這樣婆婆媽媽,朕說過的話何時反悔過。”李世民瞪了李泰一眼后說道。
“不過父皇想要過自己的生活,那只能想辦法金蟬脫殼。想要像皇爺爺那樣去當太上皇,恐怕沒有那個可能。”李泰開口對李世民說道。
“你說的不錯,如果真是太子非要置朕于死地。那陣就算是現在活了過來,最終還會遭了他的毒手。”所以就不如借這個機會,讓朕龍馭賓天。
“如果父皇決定,那這金蟬脫殼之計就交給兒臣了。兒臣這里有兩粒龜息丹,只要父皇和母后將其服下,便可以進入假死狀態。”
“等父皇和母后下葬之后,兒臣會想辦法,將父皇和母后在從皇陵中接出來。到時候父皇和母后,就可以真正的過自己的生活了。”李泰李世民說道。
“就按你說的吧,不過你小子可要記住了。不要忘了來皇陵中接朕和你母后。”李世民點了點頭后對你太熟了。
……
又過了十幾天的時間,李世民和長孫無垢雙雙而亡的消息。便被送到了長安城中。
當李治得知李世民和長孫無垢死了,那哭的真是昏天暗地。竟然不知不覺哭昏了幾次。
最后李治親自帶領文武百官,前往翠微行宮為李世民發喪。風風光光的,將李世民和長孫無垢合葬于昭陵之中。
隨后李治又頒下圣旨,舉國為李世民扶喪。全國上下三年之內禁止嫁娶,否則將按欺君之罪滿門抄斬。
處理完了李世民的喪事之后,李治登基成為了大唐的第三任皇帝。年后定為永微元年。并且封原太子妃武則,為大唐皇后。
不過從李世民發喪,到李治登基為帝。蜀王李恪從頭到尾都沒有露過面。
這不由得讓朝中那些儒門學子,對蜀王李恪大肆聲討。可以說口誅筆伐到了極致。如果要是吐沫星子能夠淹死人,估計蜀王李恪早就已經被淹死了。
而朝中的武將卻心知肚明,知道蜀王李恪為何不來長安城。因為他擔心來了之后就回不去了。
畢竟他可不同于李泰,他可沒有李泰手中的趕山鞭。更沒有李泰說來就來說走就走的本事。
所以李泰來了,蜀王李恪卻并沒有露面。這也給李治找到了一個機會,一個可以除掉蜀王李恪的理由。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