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準備下一步怎么做,總不會看著武則就這樣搞東搞西下去吧。”李世民開口對李泰問道。
“父皇,如果兒臣沒有猜錯的話。不用兒臣做什么,恐怕就有人要動起來了。”李泰開口對李世民說道。
“你是說朝中的那些老臣嗎?恐怕他們未必是武則的對手。甚至弄不好還會因此而被打擊報復。”李世民想了想后說道。
“父皇,兒臣說的并不是朝中的老臣,而是身在益州的蜀王李恪。”李泰搖了搖頭后對李世民說道。
李泰的這句話,不由得讓李世民一驚。在李世民的印象中,蜀王李恪一直是一個十分低調的人。
甚至有一點讓李世民認為,李恪是和李泰一樣的人。對皇位根本就沒有絲毫的興趣,只想逍遙的過完一生。
于是李世民開口對李泰問道:“你是不是發現了什么?否則為何會覺得李恪,會有什么動作呢?”
“父皇,七年前兒臣去黔州見皇兄的時候。曾經順路去了一趟益州,而且兒臣在益州還發現了一些秘密。”隨后,李泰便將七年前的事,對李世民說了一遍。
聽到李恪曾經私鑄銅錢,這不由得讓李世民感到吃驚。他萬萬不會想到,李恪竟然會做出這樣的事情。
“你為何從來未和我提起過此事?”李世民十分不解的看著李泰問道。畢竟這可不是一件小事,如果李泰對李世民提起的話,李世民一定會嚴查到底。
“父皇,任何事情都需要講證據。而鑄錢作坊早就已經壓在了大山之下,就算兒臣和父皇說了。也未必能夠找到什么證據。”
“反而還會讓蜀王李恪有所戒備,到時候那就反美不美了。”李泰對李世民說道。
“你小子少在那里和我兜圈子,我又豈會不知道你的想法。你是不是準備利用李恪來自約武則。到時候你好坐收漁人之利。”李世民直視著李泰說道。
“嘿嘿嘿,果然是知子莫若父。父皇說的不錯,兒臣正有這個想法。”李泰嘿嘿一笑,然后對李世民說道。
“現在我覺得你并非只想做一個逍遙王爺,你的最終目的到底是什么,今天就和我好好的說一說吧。”李世民看著李泰問道。
如今李世民已經不是大唐皇帝,李泰應該沒有什么好顧忌的了。所以李世民才會對李泰如此的問道。
如果李世民現在還是大唐皇帝,就算他向李泰詢問。李泰也會用一百種推脫方式,對李世民敷衍了事。
“父皇,兒臣其時并不想當什么九五至尊。可是為了天下百姓,為了我李氏子孫不受到迫害。”
“兒臣只能挑起這副重擔,如果皇后沒有什么過激的行為。那么兒臣一定會幫助皇上,守好這大唐北疆。并且會為大唐開疆擴土。”
“但是如果預言成真的話,那兒臣絕對不會看著她胡來。”李泰開口對李世民說道。
李泰的話說得已經十分明顯,那就是如果武則準備篡奪大唐江山。那么李泰絕對會發兵長安,最后取而代之,成為大唐皇帝。
李泰的這個回答讓李世民十分滿意,于是點了點頭后說道:“說句心里話,本來我并不想讓你成為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