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削弱對方的勢力,有很多種方式。未必要像太子建成一樣,將對方手中的勢力弄到自己手中來。讓他們逐漸消亡,也是一種很好的選擇。”武媚娘開口對李治說道。
“如今大唐天下太平,根本就沒有什么戰事發生。我又能以什么為借口,讓皇兄來自我消耗實力呢?”李治不解的對武媚娘問道。
“你登基之時,蜀王李恪并未進京道賀。此乃是大不敬之罪。再加上父皇出殯,蜀王李恪也并未露面。這乃是不孝之罪。”
“九郎明日可下旨改封蜀王李恪為吳王,任梁州都督。如果他愿意進京接受冊封,那也算除去了我們的一塊心病。”
“不過他要是拒絕來長安城接旨,九郎便可治他一個抗旨不尊之罪。到時候三罪并罰,便可派兵征討于他。”
“而燕王李泰擁有白旄黃鉞專司征伐之權。到時候九郎便可以將征討蜀王李恪的這個任務,交給燕王李泰來做。”
“到時候他們雙方自然會拼得你死我活,無論哪一方最終勝利,對我們都是一件好事。”武則開口對李治說道。
“則妹的這個辦法倒是很好,這樣我們便可坐收漁翁之利。就算他們最終勝利的那一方,也絕對是損兵折將實力大減。”李治高興的說道。
“如果要是蜀王李恪勝了,九郎可以再發兵征討于他。到時候雙方勢力將一并拔除。九郎的皇位做的也就安穩了。”
“如果是燕王李泰勝了,九郎可以向北方的番邦異國強制征收財物。到時候他們不愿交納所征之物,九郎便可命燕王李泰出兵討之。”武則對李治說道。
“這樣一來,皇兄的實力便會在戰斗中慢慢的消減。最終會徹底的失去奪得皇位的能力。”
“我也就可以放心的讓他做一個逍遙王爺。就如現在的皇兄李承乾一般。也算是幫他完成了他的心愿。”李治點點頭說道。
“俗話說得好,膽小非君子無毒不丈夫。為了九郎能夠坐穩皇位,九郎應該暗中派人,在他們雙方大戰之時暗做手腳。”
“最好可以讓燕王李泰和蜀王李恪,全部都死在這場大戰之中。這樣才能夠真正做到一勞永逸。”
“而且一旦蜀王和燕王雙雙陣亡。他們手下的勢力,九郎也可以全部接收。到時候大唐的國力將更加昌盛。”武則對李治說道。
武則可不希望讓李泰有活下來的機會。畢竟只要李泰活著,那么燕國就永遠不會聽從李治的命令。
所以,就算是李泰損失慘重,憑借燕國的經濟基礎,很快也會得到恢復。所以真正根除的方式只有一個,那就是讓李泰死在兩軍陣前。
雖然李治并不希望這樣做,但是如今他已經徹底的被武則所勸服。心中同樣認為,李泰有一天會搶了他的皇位。
在李治還沒當皇帝之前,還真就未將皇位太看重。可是自從他登基這數月以來,已經感覺到了皇位的好處。
現在讓他再失去皇位,他絕對是不會心甘情愿的。所以,最終在皇位和兄弟之情之間,李治選擇了皇位。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