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薛仁貴的左側,單獨擺放了一張龍書案。李治就坐在龍書案后,由貼身太監伺候著。
薛仁貴開口對諸將說道:“如今界牌關已經在我軍手中,那么下面我們要過的就是一線天。過了一線天便是金霞冠。”
“本帥決定,派出一支人馬搶占一線天,然后便發兵金霞關。不知諸位誰愿替本帥去拿下這一線天?”
“元帥,這一線天無需再派人攻打了。在占領界牌關的同時,尉遲寶林和尉遲寶慶,便已經帶人占領了一線天。所以大元帥直接發兵金霞關便可。”尉遲恭起身對薛仁貴說道。
薛仁貴萬萬沒有想到,這一戰不但拿下了界牌關。竟然連天險一線天也已經攻下了。也就是說通往金霞關的道路,已經是暢通無阻了。
于是薛仁貴點了點頭后說道:“既然如此,那就請軍師帶領十萬人馬保護皇上。本帥親自領兵征討金霞關。等多下金霞關之后,本帥再派人前來迎接圣駕。”
“薛王兄不必如此麻煩,既然朕是御駕親征,又豈能躲在后方躲清閑。朕決定隨軍一同趕往金霞關。”李治開口對薛仁貴說道。
“皇上萬萬不可,這兩軍陣前兇險萬分。皇上乃是萬乘之軀,怎能以身犯險。”薛仁貴起身對李治說道。
薛仁貴哪里知道李治的真正用意。這唐高宗李治和太宗李世民可不一樣,太宗皇帝乃是馬上的君主,每戰自然不會落后。
可是李治從小到大就沒上過戰場。而他執意要隨軍出征的原因,就是想看一看李泰真正的實力。
畢竟這界牌關拿下的有點過于簡單。再加上當年益州城之事,一直都是李治心中的謎團。所以李治才執意隨軍前往金霞關。
“薛元帥不必擔心,皇上既然是御駕親征,雖然不能身先士卒。卻最起碼也應該與三軍生死與共。”
“所以本王覺得,皇上隨軍前往金霞關并沒有什么不妥之處。至于皇上的安全,就交給本王來負責吧。”李泰開口對薛仁貴說道。
別看平時薛仁貴與李泰很少聯絡,但是薛仁貴卻永遠不會忘記,李泰是自己的主公。就算如今自己是平遼王,也絕對不會忘記。
于是開口說道:“由燕王殿下保護皇上,本帥倒是可以放心。既然如此,三日后便兵發金霞關。”
李治聽到薛仁貴同意自己隨軍前往金霞關,不免心中暗自高興。覺得終于可以看到自己皇兄的戰斗力了。
可是他哪里會想到,李泰已經準備坐山觀虎斗。并未準備參與金霞關之戰。畢竟就算自己不出手,薛仁貴拿下金霞關也絕非難事。
“薛元帥,這界牌關乃是通往大唐的必經之路。所以必須在此留下重兵,否則界牌關在被西涼兵占據。那我軍的糧道將被徹底切斷。”徐茂公開口對薛仁貴說道。
“那就留下三萬人馬鎮守界牌關,并且在一線天在留下兩萬人馬。這樣一來我軍的糧道,將不會有任何的閃失。”薛仁貴點了點頭后說道。
于是薛仁貴便命姜興本鎮守界牌關,姜興霸帶人馬鎮守一線天。以保證大軍的糧道暢通。
又經過了三日的休整,大軍便向金霞關開拔。勢必要一戰拿下金霞冠,打通前往鎖陽城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