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該是很平靜的地方。
但,因為嚴重的水災,這個地勢較高的小鎮躲過一劫,卻也因此吸引了很多百姓拖家帶口從四面八方聚攏而來。
于是,小鎮的平靜一下被打破,街上變得非常熱鬧,到處是一片片嘈雜喧鬧的人聲。
有叫賣聲,吆喝聲,喝彩聲,還有小孩子的笑鬧。
持棍少年走在人群里,毫不起眼,似乎也是逃難而來的一員。
很快,持棍少年一路走到了小鎮的盡頭,經過一座拱橋后,迎面遇到一塊三尺高的石碑豎立在橋尾。
上書:與世無爭!
這四個大字,龍飛鳳舞,渾然天成。
過了拱橋,一抬頭就會發現有一段通往臥牛山上的小徑蜿蜒而上。
沿著小徑再行進片刻間,就能望見在那半山腰上,有一座遺世獨立的竹屋大院。
“這里便是無爭道人的居所。”持棍少年微微瞇了瞇眼。
這平平無奇的少年不是別人,正是從飛鶴臺趕來的郭小刀。
郭小刀來到小鎮其實已有三天,也暗中觀察了那座竹屋大院三天。
期間,偶遇數位散修進入過竹屋大院,一個個是笑著走出來的。
偷聽他們的閑聊得知,這幾個人對無爭散人贊不絕口,一個個似乎都從老前輩那里得到了很多指點受益匪淺的樣子。
郭小刀仍不放心,向小鎮上的居民打聽了下,得知那座竹屋大院里,的確住著一位無爭道人,在此定居已有二三十載之久,少說年齡也近百歲了,人人都稱他為活神仙。
老道士沒有做過什么惡事,解危撫困的好事倒是做過不少。
十里八鄉的百姓,對他奉若神明,經常找他畫幾道平安符,驅邪符之類的,人人都說非常靈驗。
“無爭道人是煉氣九層,在他面前,我的修為可能隱藏不住。”不過,郭小刀是當面向人家請教煉氣五層的修行心得,也沒有隱藏的必要,但人心隔肚皮,大意不得。
于是,郭小刀還是按照老辦法,先找了個隱蔽的地方藏好了儲物袋,這才來到無爭道人的家門外。
大門敞開著。
院落內種滿了各種奇花異草,蜂蝶飛舞,有奴仆打掃,有侍女照料。
“這老道士的日子過得倒是滋潤。”郭小刀不由得想起了老酒鬼云中叟,那老頭的退隱生活可比人家差遠了。
一個仆人把郭小刀引到屋檐下。
就見到一個白發老翁盤膝而坐,身上穿著潔白的法袍,頭發梳得十分仔細,沒有一絲凌亂,臉上的皺紋也并不顯多。
老翁面色慈祥,溫吞爾雅,但飄忽的眼神讓人根本無法看出他此刻真實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