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天朝的經濟基礎是漸漸地打好了,但是武力的后備力量上,因為多年的計劃生育只能生一胎而影響了人口的出生率,又因為家家戶戶要傳宗接代,不太愿意獨苗上戰場的心思而
導致每年的招兵總是不足,質量也不行,所以現在要扭轉這個局面,就必須加大這方面的宣傳。
別的不說,王三柱這三個兒子一個女兒里,沒有一個當兵的。三個孫子里,也沒有一個當兵的,這還是兒子多的家族,已經夠說明問題了!
如果不是找到王三柱這一家的時間是在王鐘遠已經填好了志愿之后,其實汪華明當初是挺希望王鐘遠能夠去考軍校的。
不過,既然王鐘滄已經在商界搏下這么大的基業,那就只能順其自然了,政、商并重,軍就暫時拋開了。
說到底,當初汪王兩家在革命時,后期也多以文職為主,而不是帶兵。
王鐘滄難得聽汪忠縱如此評點國策,略一思索,笑道:“其實在我看來,男女帶兵都是一樣的,以后真正上戰場肉搏的機會應該是比較少的,多以高科技遠程打擊為主。女人心思細膩,手段靈活,操縱電腦的水平應該不會比男人差多少。我們國家也不必太過于糾結陸海軍的近戰數量,只要把人的性格和心氣提起來就行了。”
“您要說當初只允許生一胎的事,說什么老一輩的注重香火,可在那戰爭年代,多少家庭全家盡亡,人能活下來就不錯了。同樣的道理,剛剛建國那會兒經濟蕭條,要大力發展生產,要盡可能地滿足人民的溫飽,在沒有足夠的物資條件下,如果不是死死地限制只能生一胎,家有殘廢或者農村里第一胎是女娃的才能生第二胎,那只怕大家連吃的東西都不夠。”
王鐘滄說到這里,擲地有聲:“那時可不比封建社會,地主家有余糧,逢災年可以靠官府來調劑。我們天朝是沒有地主的,家家都沒有余糧!”
所以,王鐘滄當時學歷史,學時事,對提出計劃生育為國策,且當時只允許生一胎的那位偉人,還是相當佩服的。
這等多高瞻遠矚,得多大的魄力,才敢這么提!
不遵行,大家都沒有飯吃,死的人更多。遵行的話,至少青壯年還有得捱一捱。
那時候還管什么香火,能活下來再說!
手機里再度靜了一靜,直到數十秒后,才又傳來汪忠縱的嘆息:“你說得對!”
王鐘滄又道:“其實,玲月姐很聰明的,現在又放開了二胎政策,您若是有什么遺憾,完全可以跟她和她以后的男朋友說,如果要結婚,生兩個孩子,頭胎不論男女,跟夫家姓,二胎不論男女,跟汪家姓,萬一這二胎是男孩,您也一樣可以著力培養。”
“你啊你,倒是挺會想!”汪忠縱被他逗樂了:“歪樓了!其實男孩女孩在我心里都一樣。你說得也對,以后是信息化世界,真正肉搏的場面還是比較少,大家都是興遠程打擊了,這方面,女孩子比男孩子差不了多少!”
只不過,從概率上說,除非是從小著意培養,否則,女孩子的大局觀總要比男孩子小一些。
差不了多少,等于還是有差別,不過王鐘滄沒有在這個問題上跟汪忠縱爭論,只是笑道:“您放心,我會記住您的提醒,審劇的時候多加留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