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楚過來了,今天咱們給那些家伙見識見識,什么叫現代化生產。讓他們知道下我這邊的系統的厲害,知道高科技的厲害!”
第二天早上一大早,張楚就和馬曉燕開車去了老李的攪拌站。他這邊現在完全走系統的攪拌站還只有這一家,其他還在緩慢上線中,或者前期的準備之中。
現在這邊的系統已經完全順暢起來,用起來很順心,這也是老李拿出來顯擺的地方。張楚他們過來后,先仔細的看了一遍,以防等下客人過來后出個小意外,那就尷尬了。
老李對自己這邊的系統還是很滿意,不過對于原料倉存這塊不是很準,他并沒出現馬曉燕想象的不滿情緒,這個屬于正常現象。
無論是水泥也好,還是粉煤灰,沙子和石頭,這些東西都會有誤差。而且進貨的時候因為水分以及泵送的原因,還會有損失。
加上攪拌機攪拌的時候,那些原料輸送的時候,計量也會有些誤差。所以這個倉存數據要想太精準,這個也不太現實。
張楚知道這個情況,所以他對這個還是很篤定,老李肯定不會說什么。特別是上次還發生了一件事情,讓老李更加沒話說。
當時系統認定攪拌臺上的圓筒里面還有不少水泥,但是下料的時候,那個圓筒就是沒水泥出來,誤差太大,這讓老李把張楚叫了過去看看。
張楚過去后看了眼數據,發現攪拌機那邊傳過來的數據跟配比的誤差并不大,而且這個數據也被計算進去了。這邊的消耗并沒那么多,那剩下的水泥哪里去了?
攪拌臺上并沒什么水泥浪費,攪拌機那邊的數據跟自己系統的數據并沒出入,但是水泥就是不見了,這讓張楚有點意外。
“你們這邊下料的時候有沒出現過料倉門關不上的事情?”
這種情況有可能,攪拌臺那邊的機器畢竟還是機器,總會有出現問題的時候。下料后料倉門關不上,這個確實會發生。
料倉門關不上,這中間自然會有水泥損失。如果有這種情況,那出現一些數據的誤差就很正常了。
“沒有!我們這個月用系統后,似乎機器都穩定多了不少,并沒出現你說的那種情況。料倉門關不上,肯定要用到鏟機接料,但是這個并沒發生。”
老李聽后搖了搖頭,料倉關不上,這種事情單靠攪拌臺操機那邊搞不定。調度,以及鏟機那邊肯定都會知道這事情。
“嗯,那我們去筒上看看。”
排除了其他問題后,張楚想到另外一種可能,那就是上面圓筒的水泥沾筒了。這種現象張楚不是沒見過,所以他想上去看看再驗證下。
“圓筒應該沒什么問題!我們基本上隔一段時間要去檢查一次。”
旁邊的總工聽了張楚的話后回道,上系統前他們還特意清過一次,方便系統做系統盤點,所以他覺得這個應該問題不大。
“我上去看看情況,這莫名其妙的少了那么多的東西,總的找出原因出來。小范圍的誤差,這個出入并不大,但是現在的誤差太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