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楚笑了笑,讓何芳報了地址。沙溪這邊張楚很熟,基本上的地方都能找到。更何況這個時候的沙溪開發的不怎么樣,更加好找。
何芳報了地方后,張楚開著自己的車,其他幾個家伙都坐了徐亮的那輛面包車去了。比起張楚來,他們跟徐亮跟熟悉一點。
張楚現在好歹還是公司的老板,有著天然的身份優勢。對于這些剛出來沒多久的小年輕,他們還是不怎么喜歡跟張楚打交道。
平時偶爾的聊聊還好,一直跟張楚呆在一起,他們還是能感覺到一些壓力,說話也沒那么自然。
何芳帶張楚他們去的地方跟徐亮他們以前去的地方是一個地方,對于吃貨來說,哪里的東西好吃肯定往哪跑。
“你這電腦行業到底的多大?怎么經常往濱海香山這邊跑?上次我碰上你,好像也是從香山這邊回東筦吧?”
兩人上次的碰面還是在香山開往東筦的車上,何芳有點好奇,張楚的生意到底做的多大,怎么一直在往這邊跑?
“沒多大,我這行跟你這邊不同。我這邊的客戶需要到處跑,然后跟進。你們只要找銷售渠道就好,并不需要跑太多的地方,這完全不同。”
張楚解釋了下,兩人經營的東西不一樣,經營方式也不一樣。何芳做服裝,她找的是銷售渠道,有渠道便可以。
而張楚不同,渠道也需要,自己一樣也要出動。一些實施以及修改的東西,還得自己這邊派人出去。
“我們找渠道不好找,渠道商要掙錢,他們還要承擔風險,所以價錢壓的極低。有時候我真想自己一個城市一個城市自己鋪渠道過去,可惜那個費用太高了。”
一行有一行的難,張楚沒做過服裝,他自然不太清楚服裝企業的運作。倒是自己曾經認識的一個女友開門面賣過衣服,對那個他有那么一點經驗。
那個女孩子做過這塊,張楚經常會跟著一起去進下貨。羊城沙溪,他們都會去看看。那個女孩子還好,只是不屬于張楚的緣分終究不屬于他,只能成為記憶中的遺憾。
“說起渠道,我這邊倒是認識不少商場老板,你有沒想過走他們商場的渠道?你們的質量怎么樣,或者走我的專柜也可以。”
這里面的操作張楚不太懂,所以只是隨便給個建議。專柜這塊倒是可以考慮,不過這東西還要看服裝的質量和型號。
張楚的專柜做的都是男裝,這個不能改。因為商場有規定,而牌子也有規定,不能跟其他專柜重復,要不然生意自己內部競爭消耗人氣。
這個在這個時候,商場管理的比較規范些。往后隨著商場的生意火熱以及衰退,這些東西都成了擺設了。
招商房為了多掙錢,只要給了入場費,一個服裝商場里面十來個專柜能搞出三四個重復的牌子出來。至于專柜能不能掙錢,商場根本就不會搭理這些。
商場收的是管理費用,然后代收下那些專柜的銷售款。那些專柜能不能掙錢,跟他們一點關系都沒,專柜老板自負盈虧。
而且還要提神注意著商場的運營狀況,那些商場說不定說倒閉就倒閉了,自己的貨款如果結的不夠及時,那就等著被商場方卷走。
這種事情,往后在南方這邊經常發生。不少老板在這邊卷了錢,立馬又換到內地去發展去了。
如果能再次爬起來,他們就會把原本欠的錢全部還了。如果爬不起,那卷走就卷走了,專柜老板自認倒霉,張楚就見過好幾個這樣的老板。
商場零售業的黃金時間,應該就是這段時間了。往后隨著網絡店的興起,對這些商場以及實體店的沖擊太大,生意都不怎么好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