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了那年輕人的話后,張楚皺了皺眉頭。只是他也不清楚那老人家什么情況,所以也不好吭聲,只是注意著那邊的情況。
“你這年輕人怎么說話?我這明明就是真錢,你憑什么說我的錢是假幣?我只是想買這個東西給我孫子而已。”
那老年人聽了年輕人的話后,臉上的神色有點慍色。自己這錢就是真錢,竟然被人說成了假錢,他心態再好,能不生氣么?
“老人家,你仔細看看。這是三元呢,三元的錢,我活了二十多歲,根本就沒聽說國內有這種錢,你這是覺得我像傻子么?你問問其他人,他們聽說過這種錢么?”
然而那年輕人并沒因為這個松口,他拿著一張錢給店里其他的人看了一圈,這都是年輕人。一個個嘻嘻哈哈的說著自己沒有見過這種錢,把一邊的老人氣的發抖。
這些人說的是這邊的方言,張楚因為某個原因能聽懂。老李他們聽不懂,他們也沒關注這些,而是自己隨意的聊著。
張楚聽到那些錢是三元面值的紙幣,心中一動,立刻起身朝隔壁店里走了過去,然后跟那邊的年輕人說道。
“這錢確實是真錢,你們沒見過并不代表沒有。不過這錢比你這MP3值錢多了,我覺得老人家您還是收好好些,不要把這錢隨便花了。”
老人手中的錢張楚認識,因為他的一個同學家里就有這么一張錢。這種錢發行的時間很短,大部分被回收了回去,所以流通很少。
這個時候國內其實早已興起了各種收藏熱,這種紙幣也不例外。張楚同學家的那張三元紙幣他家人沒堅持住,再晚幾年五萬多塊錢就賣了,有點可惜。
因為這錢保存完整存世的并不多,收藏的年份越久,估計會更值錢一些。張楚不懂這些,這只是他的想法。不過因為見過那張三元的紙幣,張楚對這個還是有點清楚。
三元人民幣正面花邊為深綠色,底紋中間為橙色,兩邊為淺橄欖綠色,正上方為馬文蔚書寫的“中國人民銀行”六字。
紙幣中央為井岡山龍源口石橋圖景,其兩端花符內各有繁體“三元”兩字。紙幣的背面圖案是花紋和國徽,中間有漢、蒙、維、藏四種文字的“中國人民銀行三元”字樣。
花邊及底紋兩邊的顏色與正面相同,底紋中間為紫粉色。正面上下花邊和背面左右花符相對稱,一改過去傳統紙幣呆板的四邊框設計形式,并首次采用了先進的膠版凹凸套印技術。
鈔紙有實心五角星花紋混水印,采用正背面雙凹印刷,版紋深,墨層厚,有較好的防偽功能。
它于1953年印刷,而且還是在蘇俄那邊印刷出來的。1955年3月1日正式發行,于1964年5月15日停止收兌和流通,前后共使用了9年時間。
所以這種三元的紙幣又叫蘇三元,它出世的時候,除了這個老人,這店里的其他人都沒出生。旁邊老李他們或許知道,不過他們恐怕也印象不深,畢竟那么多年過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