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算算,張楚身邊的人現在幾乎都買了房。徐亮也在這個小區,徐麗在這邊買了套,在濱海那邊也買了套,這妹子有點投資眼光。
張燕就住在張楚對面,馬曉燕現在也在這個小區買了一套。老王也好,李培和劉萍都有房子。對于他們來說,也能算小小的成功了。按照這個時候對于年輕人成功的定義,就是有房有車有錢。
這些張楚身邊的人都占了,有房,有車,錢也有。雖然不錯,一個人身上小幾十萬應該還是有。對于鄉下人來說,這算是非常的成功了。
“你準備在家里搞農產品這塊?把我也算上去,我要參一部分股!”
從香江回來活不久,張楚找了個機會跟自己同鄉會的一些關系比較近的人說了下自己的湘南農業,劉總聽后立刻就表示很有興趣。
這些年過年從張楚家里買那些東西的時候,讓劉總看到了里面的機會。那些東西味道真的不錯嗎,肯定好賣。現在聽張楚說準備在老家那邊先慢慢搞,劉總自然不會錯過這個機會。
除了他之外,雷會長對這個也要興趣,而且對于發展家鄉那邊的事情,他一向都比較熱心。張楚對湘南農業公司這塊的定位,發展方向都規劃的很細致,雷會長一看就能懂。
如果這個公司搞大起來,對于家鄉那邊的百姓來說,無疑一件好事情。所以不管能不能掙錢,他都會加入進來。
在這方面,雷會長比張楚他們要強不少,人家的生活理念跟張楚完全就不在一個頻道上面。這是一個有理想的人,有責任感的人。
除了雷會長同劉總,還有幾個手中有點資金和資源,對這塊又比較有興趣的老鄉也跟著加入進來。這讓張楚的隊伍又漲大了不少,這些人跟普通的合作者不同。
他們手上有資金,然后在家鄉那邊有人脈和資源。湘南農業公司要搞大,不單單是張楚自己依靠資金去搞,資金和資源以及人脈,他都需要。
在同鄉會這邊拉了人后,張楚便開始準備回家跟進這塊的事情。這個時候差不多快要過年了,張楚不僅要回去看看自己的老婆小孩,他還要同蔣靖去下省農大,跟那位專家接觸一番。
這個人到底行不行,關系著張楚的后續計劃。現在資金和資源已經到位,就欠發展的機會了。張楚在大水庫那邊的養殖場算在了湘南農業的旗下,還有張小四和張詠搞的那個。
張小毛那邊張楚就沒去過問了,他有他的路。兩人在分道揚鑣后,張楚就對他沒什么想法了。原本想培養一個好幫手出來,結果人家不愿意。
湘南農業這塊,對于張楚來說,這是他很有興趣的一件事情,也很上心。前世的南方那邊的溫氏集團的發展模式給他提供了藍圖,他的規劃也是基于溫氏的發展觀念來制定。
但是真正具體怎么搞,張楚并沒什么經驗。他以前在家跟著自己老媽從六七歲就開始下田種地養豬,但是那是農村用的土方法,對于現在的湘南農業根本就幫不上什么。
所以張楚才需要找人。跟著蔣靖來到省農大后,剛好黃燕今天也有時間,便跟著他們一起過來。三個孩子吃了奶后在睡覺,張楚的丈母娘和保姆能看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