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個過程中,他們能得到那邊的新技術支持,對養殖有很大的幫助。而且銷售這塊他們也不用擔心,他們只需要把東西養大就好。
張詠的變化讓張楚有點驚訝,經歷了去年的那件事情后,這家伙似乎跟換了一個人一樣,變化太大了。很多時候,真正的挫折確實能改變一個人,他那頓打挨的不虧。
除了在積極申請入D,這家伙竟然還真的報了名去讀電大,似乎準備拿個大學文憑,然后再去D校進修一下。
如果這些有結果后,他不僅能做大隊的支書,就是去鄉里問題也不大。畢竟他有一個牛逼的弟弟,無論鄉里還是大隊,都得給張楚面子。
而張家灣的人,原本是一團散沙,現在也被這家伙凝聚了起來,似乎變的團結多了。這些變化張楚都能感覺到,不過他并沒吭聲。
這些是好,還是壞,他現在也看不清楚。不過對于張詠來說,這也算是一個好的變化吧,至少他知道自己在做什么,能做什么,而且還不需要張楚的任何扶持。
大隊現在已經換了一批村官,整個大隊好像也變了不少。圍繞著整個大隊的環線水泥路現在已經在修筑中,大致到年底的時候這條路就能完全修好。
除此之外,整個大隊的人口和耕地,林地以及旱地的數畝也在統計之中。等今年的秋收完成后,整個大隊也會按照張家灣的模式來整改。
現在張家灣的人的收入已經讓大隊的人都有點眼紅,聽說他們也要跟著發財,大隊的人配合程度非常的高,省了那些村官們一家家去工作了。
這跟以前完全就是兩種不同的遭遇,以前大隊要做什么事情,就算是一家一戶去做工作,不一定也會有人去聽,更不用說配合了。
唯一的問題就在一點,那就是這些人口田合并到一起后,以后如果不搞了,怎么再分配到戶?以前的大鍋飯和分田到戶畢竟才過去不久,在他們心中都有點陰影。
這個問題其實很簡單,只不過鄉下的百姓不弄清心理沒底而已。他們現在的這種方式跟大鍋飯完全不同,不再是統一做事算工分。
另外他們現在集中的土地就是每個組的土地,這個總數量不會改變,以后不合作了。也不過是重新按組里的人口數量把土地再分一次便好了。
“晚上我們吃小竹筍炒臘肉,一個腐乳蕨菜怎么樣?這些小竹筍是我從咱家水庫那邊扯的,蕨菜是油茶林那邊摘的。鄉里有人收這個,價錢可貴了,附近的老少都去山上弄這些去了。”
張楚回到家后便沒怎么出去,反正家里也沒什么事情需要他操心。張楚媽做飯的時候問了下張楚,她也不知道張楚出去后,還吃不吃這些東西,以前的張楚挺討厭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