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哇,你和他們是一伙的!”
那位扶著老者的棉袍漢子扭頭怒喝,被他盯住之人愣了一息,扭頭剛要跑,就被周圍的人群給按住。
“冤枉!俺不是他們一伙的!”
被按住的漢子瘋狂掙扎,然而無論是帶隊的捕頭還是旁邊被人攙扶的族老都不為所動。過不多時,就有人取來繩索,把他捆了個結實。
無論是不是賊人同伙,在這等敏感時刻,先捆起來總錯不了。
當然了,就如同石頭村的秋糧被燒一般,這一波撒的網太大,存在漏網之魚是在所難免的。似田家溝這等情形不是個例,但也不是每一處都能及時發現且順利緝拿的。
比如某些大戶家里與家族兄弟存在競爭關系的嫡系子弟,在發現自己暗中招來的居然是圖謀破壞晉地秋收的賊人之后,首先要做的便是殺人滅口,撇清關系。
晉陽東郊,福堂村南口,數十兵丁護著幾個被揍得半死不活的漢子,正持刀舉弓,戒備的看著周遭明火執仗的一群莊戶。
“王公子,你等這是何意?”
帶隊的隊正站立在前,只見對面火光下,一位錦衣少年持扇而立,臉色陰沉道:“此賊賣身與某家為奴,既做下坑害主家之事,便合該由某處置!”
“放肆!趙王殿下詔令,人犯由吾等押解回城,擇日公審。有國法在前,豈容你妄動私刑!”
前者話音剛落,一起跟隨而來的捕頭便賠笑上前,急忙拱手打斷道:“二位,二位都消消氣!不管怎么說,咱們都是自己人,何必動怒?王公子,趙王殿下畢竟有令在先,況且這賊人左右都是個死,您又何必親自出面?”
可惜,無論是黑臉還是紅臉,對面的少年都不為所動,只是哼道:“這里是福堂!趙王殿下再大,也管不到某族里來!今天不把人交出來,你們走不出去!”
隨著話音,周圍擎火把的家丁俱都上前按著刀柄虎視眈眈,大有一聲令下便要動手搶人之意。
“孫頭兒?您看這,不如……”
隨行的捕頭眉頭緊皺,貌似忐忑的扭頭看向帶隊的隊正。
說實話,別看對方人多,但面對全副武裝的邊軍勁卒還不夠看。
只是對面說話之人乃是福堂村族老的孫子,也是王氏的旁系子弟之一。真要得罪了,孫兵頭可以拍拍屁股一走了之,他這個本地捕頭卻是跑不掉。
“哼!把人給他!咱們走!”
似是忌憚對方的背景,這位姓孫的隊正在猶豫了半晌后便嘆了口氣,一臉不甘的把人交了出去。然而就在轉身之際,嘴角卻是泛起一絲冷笑。
在晉陽城駐防越久,他們就越佩服那位趙王殿下。
當然,這和某黑心趙王放著嫡系軍隊不管,優先給他們邊軍換裝完全沒有關系,對,沒有關系!他佩服的是這廝明明足不出戶,卻總能把事情算的這么精準。
后者說不用擔心逃竄的漏網之魚會牽扯軍隊的精力,因為會有人主動跳出來把小辮子遞到他們手里,幫他們出力。
果不其然!
這邊待離開福堂村,這位孫隊正便從懷里掏出個小本本和一個竹制的秀麗筆,很是歪歪扭扭的把某位王公子的名字寫了上去:
王〇〇。
嗯,后面那兩個字不會寫,但不重要。
姓王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