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小時后。
東京杯安排的解說席上。
兩名被特別邀請來的日文流解說:“毫不意外,恭喜MGY戰隊。”
“又是一場干凈利落的3:0終結比賽,直到現在我們都難以想象,MGY的實力究竟強大到什么程度。”
“他們就好像一支無敵的魔王軍隊!”
“目前為止,在整個東京杯的賽程中,沒有一支隊伍能夠從MGY戰隊的手里啃下哪怕一個小分!”
“從16強,到8強,到半決賽,再到殺進決賽,MGY戰隊保持著他們的不敗紀錄,仿佛在證明他們才是這片賽場上的‘絕對強者’身份!”
“太可怕了,這樣的魔王,真的是我們的Mit戰隊能夠戰勝的對手嗎?”
日文解說的說話風格往往帶著一些夸張到有點中二的語氣,動不動冒出幾句“賽高”之類的形容詞,也是對著MGY一陣猛吹。
他們也沒辦法,這是賽事主辦方布置下來的任務。
因為先前YH戰隊搞的事情完全出乎了主辦方的意料。
安排了抽簽的對決順序,確保一支日本本土的戰隊必定能進入決賽,但主辦方當時忽略了一個重要的問題。
“無論是YH還是Mit,兩隊其實都特么不想進決賽!”
兩支隊伍里的職業選手也不傻,他們作為日本戰隊,平時沒有本土賽區的聯賽打,還得千里迢迢地跑去東南亞賽區參賽。
大家好不容易積累下來點粉絲基礎,若是碰上MGY被錘個灰頭土臉,那絕對是很掉粉的一件事。
觀眾們看不懂比賽的細節,但他們至少明白大致局勢和勝負關系。
于是YH戰隊那邊就干脆想了個歪招。
半決賽撞上Mit,他們先讓對面贏兩局,然后再展露真實實力扳回一局!
第四局比賽,先打出優勢,作出一副有機會將比分追成2:2平的樣子,最后由于團戰等因素憾負。
這樣的話,他們輸了比賽也不會被指責什么,畢竟明面上看起來也是“盡力了”,但卻成功避開了進入決賽被MGY爆錘的命運!
甚至到時候他們還可以帶起一些奇怪的節奏。
諸如什么“Mit內戰在行,外戰外行,若是YH戰隊進決賽的話,說不定能擊敗MGY”或者“Mit欠了YH戰隊一個東京杯冠軍”之類的話題。
反正說一千道一萬,他們YH戰隊沒跟MGY碰上過,所以可以盡情吹牛逼!
又沒真正打過,憑什么說我沒機會打贏MGY?
結果他們這套操作,把東京杯的主辦方給打了個措手不及。
兩隊中較弱的Mit戰隊進了決賽,而且預計會輸的很慘,畢竟硬實力差距過大。
那咋辦?
沒轍,只能猛吹MGY唄。
提前給觀眾們塑造一個MGY戰隊強無敵的大魔王形象,這樣到時候Mit戰隊輸了,也可以說是屬于情理之中的事情。
“這支來自華國的戰隊可是無人能擋的大魔王,不管是Mit來了還是YH來了,都得被錘爆!”
“輸了是正常的,畢竟日本LOL水平還有待提高,需要更多的新鮮血液注入!”
“想贏這支隊伍嗎?回去繼續苦練,爭取以后報仇雪恥吧。”
就這樣,在東京杯的賽事方提前的渲染吹捧下,至少在現場和網絡上觀賽的日本觀眾們,開始在腦海中建立起了“魔王MG”的印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