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回到5天前。
MG俱樂部訓練室內。
王子修點著大屏幕投影上的地圖強調道:“還是那句話,視野。”
“KOG,還有你們以后可能會在世界賽上遇到的對手,他們的隊員不是魚腩,不是那種在線上勾引兩下,做幾個假動作就會傻乎乎地沖上來跟你打,給你送人頭的憨批。”
“想順利地贏下他們,視野戰非常重要。”
王子修記得他曾經見過一個非常有意思的討論話題:
如果LOL可以在不被其他人發現的前提下“開掛”,那什么樣的“外掛”效果最好?
所謂不被發現,不包括秒人、刷錢、刷等級、瞬移之類的暴力作弊手段。
僅僅只是“完美走位躲技能”,或者“完美釋放技能”,“完美走A”的手段。
那個話題經過廣泛而熱烈的討論后,最終得出了一個幾乎公認的結論。
上限最高的“外掛”手段,就是去除戰爭迷霧,開啟全部地圖視野!
視野。
這個概念跟英雄的戰力沒有直接關聯,哪怕插100個眼都不會讓英雄的傷害變高。
但視野布置的好壞,可以說很大程度上影響到了游戲的勝負。
道理很簡單。
解說和觀眾從OB畫面看比賽,屬于上帝視角。
他們能清楚地看到,打野是否在草叢潛伏等待發起Gank,或者是兩隊的人員布置情況。
但實際在比賽里,選手能收集到視野情報,只包括了自己所在的一方。
對手會隱藏在戰爭迷霧中,無法準確判斷。
這也是為什么有時候職業賽場上會出現讓觀眾覺得“匪夷所思”的團隊決策。
比方說某支隊伍提前在大龍坑附近落位,想Rush大龍,但因為視野情報不足,他們沒法判斷敵方隊伍5名英雄的位置。
上帝視角下,觀眾清楚地知道,“敵方”距離大龍坑還有很長一段距離,從時間來算,絕對夠提前到位的隊伍完成Rush并且安然撤退。
可是比賽的選手并不清楚這一點。
為了規避“Rush大龍時被對手埋伏”這種可能存在的風險,他們會選擇求穩,放棄這次Rush機會。
如此便會出現那種看起來“匪夷所思”的奇葩決策。
正因為如此。
視野情報充裕與否,可以說直接影響選手判斷局勢的思路。
能探知到敵方英雄的位置,己方就可以打的更主動;
當然,如果敵方位置不明,那在行動時就必須小心翼翼;
否則的話,鬼知道哪個拐角或者哪片草叢后面就會突然跳出幾個喊著德瑪西亞的壯漢,熱情地把你送回去泡泉水等復活。
……
“視野布置非常重要,而且,不是你們每次回城補給的時候買兩個真眼揣在兜里就叫掌握視野。”
王子修認真地把這句話又給強調了一遍。
訓練室里的幾名MG隊員聚精會神地聽著。
先前的比賽里,眼位、視野這些東西,并不是MG戰隊關注的重點,或者說,大多數隊伍跟MG一樣,都只進行了常規性地視野布置訓練。
特定時間點,在特定位置插下真眼或者飾品眼,或者沿著特定路線用掃描排眼;
這些東西是數據分析師根據游戲節奏總結出的“公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