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中下野,四路全崩。
這種簡單粗暴的大順風局面,導致第一場訓練賽結束的飛快。
如果僅僅是某個位置出現崩盤,那么AT戰隊可能還勉強可以通過避戰運營、拖時間之類的方法來慢慢追平差距。
但所有位置全都被打崩。
這就不是避戰能夠解決的問題了。
所謂運營,歸根結底,還是資源交換。
即以放棄部分資源為代價,去收取其他資源,或者是給英雄爭取發育時間,用“小虧”來代替“大虧”。
然而當所有人都崩盤的時候,那就壓根連運營的機會都不會有。
不管是正面團戰對抗,還是線上單挑,MG這邊都能輕輕松松用一個人去打對面最少兩個人。
雙方戰力不在同一條水平線上。
只要MG的人不失誤,資源爭奪時,完全可以調遣3到4人與AT戰隊糾纏,剩余1到2人則去收取其他資源。
根本沒有換資源的空間。
因此,第一場訓練賽用幾乎一邊倒的態勢被迅速結束掉。
……
第二盤MG戰隊和AT戰隊的訓練賽,AT戰隊的教練Nuomi特意提出建議道,希望能夠先交流好打算采用的陣容,然后進行對局,不進行BP環節。
王子修對此倒是并沒有什么意見。
訓練賽的作用最終還是給比賽做準備,包括嘗試各種不同的陣容、打法構思。
BP的作用是爭奪版本強勢、選手熟練度高,或者是陣容核心的關鍵英雄,以及限制對手達到這些目的。
但如果訓練賽都一絲不茍地進行BP,很多戰隊想嘗試的戰術往往都會被對手禁用英雄,或者干脆以搶代ban。
這樣并不能達到測試陣容戰術的效果。
所以兩隊改成了提前交流好陣容,直接進入對局來測試。
教練Nuomi很快發給了王子修一份他打算給AT戰隊選擇的陣容:
上單天使;打野盲僧;中單發條;射手女槍;輔助巴德。
王子修這邊同樣選出了他要給MG使用的英雄組合:
上單凱南;打野人馬;中單卡薩丁;下路雙人組為卡莎配牛頭。
兩隊的陣容都跟常規的坦克、C位、工具人的配置思路不太一樣。
AT戰隊教練Nuomi選出的陣容思路,借鑒了曾經的大招流體系,又有所創新。
核心還是盲僧“帶球”進人堆的中野技能Combo,算是皇子發條的組合變種;
再加上女槍的大招火力。
這套陣容的團戰AOE傷害爆發能力非常高。
如果真能將大招傷害拉滿,很容易強行把對手轟出一輪團滅。
同時上單天使的大招,算是給隊伍留了另一套戰術儲備。
至于最后的輔助巴德。
王子修沉吟片刻,嘗試性地將這套陣容跟AT戰隊的隊員一起填進了系統的數據分析模塊。
他也不敢保證這套陣容的合理性。
不過有系統分析的存在,完全可以用更加直觀的方式判斷出預期效果:
很快地,系統模塊反饋回結果。
【陣容綜合評分:61】
上單評分:67(個人實力90,熟練度5,陣容契合度10,個人契合度-8,陣容熟練度-30)
打野評分:64
中單評分:77
射手評分:62
輔助評分: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