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同乘頭等艙的緣故,段泰西很快跟MG戰隊的眾人混熟起來。
要完金鑫的簽名,段泰西又扭頭看向了王子修。
“Finger教練!我其實也是你的粉絲!”
王子修一聽也樂了。
“我的粉絲?”
他在網上確實看到過不少LPL的觀眾、網友各種復盤分析他做的BP,然后猛吹一通彩虹屁。
不過要說真的教練的個人粉絲,那還真沒多少個。
頂多也就是像曾經那個頭號Finger吹“刀刀”那種,因為自身做的是LOL賽事相關的寫手、視頻制作人,所以會比較關注教練的事情,才能稱得上是王子修的粉絲。
而且很多時候王子修跟刀刀交流起來也基本是以朋友的關系,完全不像粉絲跟偶像的相處方式。
段泰西認真地點了點頭。
“Finger教練你應該不了解韓國的比賽氛圍。”
“其實在LCK賽區,好的教練對一支戰隊非常重要,甚至有的時候,明星選手在隊伍里的地位,完全比不上沒什么名氣的普通教練!”
“教練的話語權很大。”
“決定首發人員名單。”
“安排比賽時每個位置選手要拿的英雄。”
“布置戰術打法。”
“甚至哪怕在沒有比賽的日常訓練里,如果跟其他隊伍約訓練賽的話,教練也可以完全自主決定,哪些隊員去打訓練賽,哪些隊員替補。”
“在LCK這種比賽氛圍下,教練的重要性和知名度都比LPL要高得多。”
王子修若有所思地點了點頭。
這件事情,他以前也有所耳聞。
LPL和LCK的比賽氛圍,其實跟賽區傳統有關。
韓國同樣是這個世界里最早提出電子競技概念的國家,早在LOL開發并火熱流行起來之前,韓國就有了很多成建制的職業電競俱樂部。
當LCK賽區建立,最初一批拿到比賽席位的俱樂部,比如SG俱樂部,Tel俱樂部,TTK俱樂部……他們只是單純建立了英雄聯盟分部,因為原本就有其他電子游戲的職業競技戰隊。
比如星際爭霸,魔獸爭霸,爐石傳說,甚至Fifa等等。
這些俱樂部都是有十幾年歷史的職業戰隊,背后有著各種韓國資本的支持。
因此韓國賽區并不需要去過分宣揚他們的職業選手,更多是圍繞著整個電競賽事的專業性、正規性進行宣傳。
想強調賽事的專業程度,放大教練的作用,統一規格的俱樂部訓練和比賽安排無疑是最容易見效的辦法。
LPL賽區初建時的情況則和韓國有所不同。
最早期國內的職業俱樂部,并沒有太多所謂的資本贊助,很多戰隊用草臺班子來形容也不為過。
所以為了擴散LPL的知名度,國內聯賽組委會便想到了以宣傳選手為重心的辦法。
挑選比賽中表現突出的選手,給他們各種包裝塑造,然后做為典型加以宣傳。
這樣做的好處也很明顯。
節省宣傳經費;
初期LPL對外宣傳的時候,都是揪著幾個他們培養出的明星選手,鼓吹這些人的強大實力,引起更多人的興趣,誘惑他們來收看LPL的比賽。
隨著老選手年齡增大退役,LPL賽事官方只能再從新生力量中挑選適合他們培養的目標,再將其宣傳成新的明星選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