確定了以厄斐琉斯為核心的陣容思路后,多拉貢教練很快就想好了后續需要拿走的英雄。
比如中路安排一個維克托,上路選納爾或者塞恩,輔助位則找個保護能力強的軟輔。
不過BP權需要暫時移交給TTK戰隊,對方將選出紅色方的前兩手英雄。
直播畫面的攝像機鏡頭中,只見TTK戰隊主教練跟隊員討論了片刻,旋即拍板做出了決定:
盲僧李青!
機械公敵蘭博!
“我去?!”
“又來了?”
“什么情況,又是這倆?”
“不是吧,TTK戰隊難道也會玩那個套路?”
“中單盲僧,加打野蘭博,這不是上一盤P3戰隊的陣容嗎!”
逗魚平臺的賽事官方直播間里,立馬出現了一陣驚奇的彈幕。
因為有了先前P3戰隊的鋪墊,所以觀眾們對這個“盲僧+蘭博”的套路已經不算陌生。
這個中單盲僧的體系,如果算上TTK戰隊的話,在首輪小組賽里已經出現了3次。
兩天總共12場比賽,出場率高達25%。
最早由ST戰隊拿出來使用,結果發揮效果不佳,直接被MG給干碎了;
然后換成P3戰隊,同樣的套路在他們手里立馬大放異彩,把外卡戰隊揍的恨不得直接20投。
不過前面的這兩場比賽存在著無法避免的影響因素。
戰隊的實力差距因素。
MG和P3戰隊都屬于強隊,哪怕是選一套比較奇葩的陣容,憑著隊員的自身實力,也能擊敗同組的弱隊。
所以如果硬要較真的話,陣容的強度無法通過那兩場比賽來對比。
說服力不夠。
然而KOG和TTK戰隊的比賽,說服力就比較充足了!
一個是LPL的2號種子;
另一個則是LCK的3號種子;
從種子池序列來看,實力差距不會像外卡和主賽區那么大。
排除隊伍實力影響因素后,如果中單盲僧的套路還能產生奇效,那就很能說明問題了!
……
在直播間觀眾們吵吵鬧鬧的彈幕討論中,KOG和TTK的后續BP過程進行得很快。
多拉貢教練依然保持著他的思路,圍繞厄斐琉斯構建體系。
中路選擇維克托。
輔助拿了一個璐璐,用來保護ADC。
第二輪Pick里,最后選出納爾和豹女,補全整套陣容。
……
TTK戰隊那邊的陣容則依托著盲僧大做文章。
AD位置對應選出了金克絲。
上單鎖定奧恩,最后的康特位留給輔助。
在錘石被禁用的情況下,TTK戰隊教練退而求其次,選了同為鉤子英雄的深海泰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