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次,陸希平換了一個啟人為目標。
這個啟人是一個普通的外星士兵,陸希平等對方休息之后,便使用自己的意識壓制了對方的意識,然后控制了對方的身體。
由于有了昨晚的經驗,陸希平這一次一次就成功了。
在稍微熟悉了一下這個啟人士兵的身體節奏之后,陸希平立馬就開始探索自己想要探索的內容。
他控制著啟人士兵的身體來到移動終端前,利用移動終端開始查詢外星文明的情況,不單是啟人文明,他還想看看宇宙之中還有別的什么文明。
然而結果很遺憾,陸希平除了搜索到一些外星文明的名字之外,更詳細的內容并沒有找到,不過陸希平倒是意外得知了外星文明劃分文明等級的方法和規則。
高級的外星文明意識到能源技術是一個文明發展的基礎,所以便制定了以能源技術為階梯的文明等級,而整個宇宙中可利用的能源極多,不過按其效率和數量排列,從低到高分別為可控核聚變、湮滅技術、空間能、統一力、源物質,這五種技術分別對應著一級到五級文明,每一種能源技術的成熟應用都會給文明社會帶來質的變化,就仿佛從農業國變成工業國一般,因此每一級的文明差距都是十分巨大的。
如今,藍星上的能源技術目前已可以利用核聚變,以核武器中的氫彈為標志,但距離可控核聚變還有一點距離,這說明藍星的文明等級已比較接近一級文明,可能在0.8級左右,而陸希平剛才查詢外星文明的資料時,看到啟人文明顯示為三級文明,也就是說藍星和啟人文明相差了1.2級的文明距離,這可比農業國和工業國的差距還要巨大!
陸希平原本想控制著啟人士兵去看一看外星機甲的動力艙結構,可惜這個啟人士兵等級太低,根本沒有權限查看。
于是,陸希平又回到夢境星空,重新換了一個入侵目標,這次是一個中士軍官,等對方休息之后,陸希平如法炮制控制了對方的身體,順利的進入了一架十二米高的機甲的動力艙,然而看著結構精簡的動力艙,陸希平根本看不出個所以然來,只是從別的外星人那里聽說,這種小型機甲使用的都是湮滅動力,只有星姬駕駛的那種巨型機甲才配置的是空能動力,因此機甲按其動力來劃分,就分為聚變機甲、湮滅機甲、空能機甲、統力機甲、源物質機甲,至于使用其他動力,譬如電池一類的,就被外星文明稱為不入流的機甲,一般只是小孩子的玩具。
陸希平心中忽然就充滿了怨念,如果不入流的機甲只是小孩子的玩具,那TM藍星連這種玩具都沒有。
由于看不懂湮滅動力的結構和設計,陸希平也就不去想空能機甲的動力了,這些高級文明的技術都非常先進,動力艙設計的都是一體化的,憑他一個沒有多少專業知識的人根本不可能看懂,這就好比一個普通人看到了一臺光刻機也不可能看懂其內部的結構和設計,況且這些技術都是環環相扣、層層推進的,就算給他把圖紙搞回去,以藍星上現有的科學也搞不定,俗話說飯要一口口吃,他們藍星當下首要攻克的應該是可控核聚變,他與其花心思在湮滅或空間能上,倒不如找找外星文明是如何解決可控核聚變的高溫的,等藍星攻克了可控核聚變再考慮湮滅能源也不遲。
陸希平估計想要實現湮滅,或許可探核聚變也是必走之路,沒有能源技術的層層積累就不可能有厚積薄發,這就好比原子彈和氫彈一樣,想要實現氫彈的成功引爆,就必須要使用原子彈進行點火,核裂變就是核聚變前一階段的技術。
一轉眼,14天的時間就過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