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甲項目部的負責人聽說陸希平要來,早早就在工業園入口等著了。
當陸希平一行人來到時,受到了負責人熱烈的接待,連陸希平本人都覺得負責人熱情過頭了。
同行的一位助手無奈的解釋說,他們的負責人李元飛是一位忠實的機甲愛好者,從小就喜歡上了機甲,大學所學的是機器人專業,畢竟后的工作也是機器人研發,可以說幾乎把一生奉獻給了機甲。
當華國陷入雙重絕境時,李元飛就曾提議華國重點研發機甲,但由于缺少明確的發展前景和需求,以及沒有對機甲做出準確的定位,導致華國一開始并沒有把機甲做為發展目標之一,后面在陸希平的極力勸說下,甚至可以說是力挽狂瀾下,華國竟然轉變了研究方向,召集整個華國的機器人研究者成立了機甲項目部,而李元飛由于在這方面有資深的經驗,成為了項目部的負責人,因此李元飛知曉機甲項目成立的前因后果,對只聞其名未見其人的陸希平萬分佩服和感激。
李元飛激動的說道:“陸希平先生,我真的是非常佩服你,當我聽說國家要重點發展機甲時,我非常詫異,明明之前就已經放棄了的,后來我了解到是你扭轉了發展方向,這連我這個資深的機甲研究者都做不到,你居然做到了,我早就對你本人非常好奇了,如今一見沒想到你竟是如此的年輕。”
“李大哥,你言重了,我只是比你們早一步知道某些信息而已。”陸希平謙虛的道。
李元飛搖搖頭,隆重的說道:“不,一點都不言重,你可能無法理解,正是因為你的力挽狂瀾,讓許多人有了繼續實現夢想的可能,人之一生本來就很短暫,如今這個夢想即將要實現了,我們機甲項目部很多人都很想見見,親自謝謝你。”
接下來,李元飛親自帶著陸希平一行人進入了工業園區開始參觀。
在李元飛的帶領介紹下,陸希平一行人陸續參觀了機甲系統研發部門、機甲控制艙部門、機甲動力部門、機甲武器設計部門、機甲外形設計部門。
每到一個部門時,李元飛都會鄭重其事的介紹陸希平,而部門內的工作人員聽說是陸希平,一個個都非常高興和興奮,顯然早已聽聞陸希平的大名,不少人還搶著和陸希平合影記念,還有一些年輕的女工作者紅著臉詢問陸希平是否有女朋友之類的。
這些一直以來埋頭苦干的研究者,怎么也沒想到力挽狂瀾讓華國改變研究方向的人竟如此年輕,并且他們有許多的研究難題都要靠陸希平來解決,軍方出于安全考慮并沒有告訴他們,陸希平是通過意識入侵獲得相關知識技術的,因此在他們眼中身為兵者的陸希平非常神秘,身上充滿了令人好奇的未知迷團。
在參觀機甲系統研發部門時,陸希平一行人了解到,機甲系統如今已經開發了三分之二,只剩最后的動力系統和武器系統如何設計與并入主系統中,由于機甲系統太過龐大,采用的是分布式系統,各個單元單獨開發,最后組合成一個更大的完整系統。
這一開發方式主要得益于智能手機和智能家居萬物互聯,以及前期機器人系統開發所積累的相關技術和經驗。
在參觀機甲控制艙部門時,陸希平一行人看到控制艙部門的研發團隊已經在設計第二代控制艙了。
第一代控制艙,也就是陸希平一行人在西伯利亞所使用的那一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