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虎好奇的問道:“陸希平,這些方案你是怎么想到的?居然還為機甲員設計劃分了體能等級要求。”
在陸希平提交的訓練方案中,最重要的一個核心內容就是機甲員的體能衡量標準,這是判斷一個機甲員是否合格的重要因素之一。
按陸希平的分法,機甲員的體能從低到高是1-100級,這些數字主要是用來衡量人體可安全消耗的日能量數值,而一日可消耗的能量越多,則說明人體體質越強,那能控制機甲的強度和時間也會更久。
至于機甲員體能的判斷指標,包括固定的幾大項。
有負重跑步、速度、力量、靈敏(身體反應)、忍耐力、表壓力等,這些都是陸希平根據啟人訓練方案編制而成的。
當這個新的訓練方案交到上面領導手中時,中央的領導立即批準機甲部隊使用新的訓練方案,而在新的訓練方案的幫助下,不只是一班的柳慧君、黃飛揚等人,就算是剛剛進入機甲部隊的一些新兵也很快熟悉了盤古機甲。
當機甲員的基數足夠多之后,機甲部隊立刻開始開始實戰訓練。
在這個過程中,陸希平變態的天賦再次震驚與打擊了眾人,陸希平控制著盤古機甲就好像控制著自己的手腳一樣,而大部分人控制機甲仍然不夠熟練,這一點在實戰訓練中被無限放大,陸希平一人一機直接打穿了一班另外的十三人,也就是說陸希平一人采用車輪戰,打穿了十三個人。
更變態的還在后面,陸希平一時興起,居然要一班的十三個人一起上,大家怎么可能忍得了,直接一起向陸希平撲了上來,陸希平控制著盤古機甲左右挪移,然后利用明顯的破綻一一擊退了圍攻自己的十三架盤古機甲!
在經歷了這一次的慘敗后,眾人意識到自己與陸希平根本不一個層面,于是自這天開始沒有人再愿意和陸希平搞實戰訓練,陸希平最后只能去找訓練官林虎,提出要和林虎實戰訓練的要求。
這一番話讓得林虎的內心有些忐忑不安!
就這樣,當陸希平獨自找尋訓練目標時,其他的機甲員也進步神速,不過三個月的時間,華國緊急成立的機甲部隊就已經初具規模,機甲員的數量達到了一萬多人,幾乎滿足了一個正規師的編制。
不過,機甲員的數量是足夠多了,但可惜機甲的數量卻沒有那么多。
本書由公眾號整理制作。關注VX【書友大本營】,看書領現金紅包!
因為盤古機甲采用的都是藍星上最先進的技術,無論是從技術角度,還是從現如今物資匱乏的角度,都注定了機甲的生產制造會非常緩慢。
陸希平還特地了解過這方面的情況,以如今華國的工業制造能力,一天僅僅只能出廠一架機甲而!
由于機甲數量嚴重不足,當機甲部隊的人員開始增多之后,很多時候都是一個班共用一個架或兩架機甲,唯獨一班分到了四架機甲,其中陸希平獨自一人使用一架,其余成員共同使用三架。
之所以這樣做,也是萬不得已的選擇。
藍星上的資源本來就少,不可能平均的分到每一個人頭上,只能集中資源優先給更有天賦或更強大的人使用,爭取以有限的資源培養出更多的杰出戰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