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春的三月,萬物復蘇,百花爭艷,洛陽大地一片生機勃勃。城外的新軍營地占據著西側平原,數不盡的營帳一眼看不到盡頭,世人很難想象,這只是一支捐來的大軍。
一個陽光明媚的上午,一名老太監帶著一列禁衛軍,快速策馬來到營地入口處。老太監手持圣旨,朝著跪拜在營地門外的蕭氏母子與諸將,扯開尖銳的嗓門宣讀道:
“大舒國皇帝陛下詔曰:加封蕭瑤為討逆大將軍,封蕭涵為勇武將軍,即日率領1萬新軍趕赴揚州,征剿余杭部賊眾。二將統軍南下沿途,可行使各郡所有軍政大權,你等無需聽從他人號令,自行調兵遣將,盡量早日剿滅余杭部賊眾。朕期盼爾等早日凱旋,莫要辜負朕的一片厚望!欽此!”
蕭瑤領孩子一起答道:“末將遵旨,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蕭母二人接下圣旨后,剛準備啟程出發,吳闕策馬快速來到。
蕭瑤笑著問道:“吳闕兄弟,好久不見啊!”
吳闕坐在馬背上拜道:“回恩人,小人一直伺候著師尊,故而有些時日未見,萬分抱歉。聽聞將軍大人今日出征,小人特來送行,祝將軍大人一路順風,早日凱旋回京!”
蕭瑤笑道:“我還以為吳闕兄弟是來隨本將一同出征呢,原來只是來送行啊。”
吳闕很是愧疚的拜道:“所為一日為師,終生為父,父尚在,子不遠行,萬分抱歉!”
蕭瑤樂呵呵的笑道:“好啦吳闕兄弟,跟你開個玩笑而已!您可是天山老君的高徒,咱可不敢勞煩您大架。不知老君大宗師,近年來可好?”
吳闕答道:“師尊靜修府中,從不出門,都還好。”
突然蕭涵對著吳闕揮手道:“有幾句話,想要私下說與你聽,與我過來。”
“是,小公子!”吳闕說完翻身下馬,跟著蕭涵去到幾十米外的空地中。
蕭母遠遠的看著他們倆,見蕭涵對著吳闕耳語幾聲后,那吳闕驚慌不已,飛奔著上馬告別離開,似乎像是有什么重要的事情。
待蕭涵回來后,蕭母好奇的問道:“涵兒,你都和吳闕說了什么?他怎么突然就神色慌張的走了!”
蕭涵嘆息道:“母親您知道的,咱們欠了他們天山一份債,今天孩兒還他天山一個人情。”
“你……”蕭母嘀咕道:“到底在說什么?”
蕭涵在馬樂的攙扶上單獨做上馬背,然后回答著說:“吉時已到,母親,咱們立刻開拔吧!”
蕭瑤扯起韁繩,馬兒轉了個頭,蕭母疑惑的看了孩子一眼,隨后大事下令道:“擂響戰鼓,大軍分頭開拔!”
“是!”陳谷作答,直接從馬背上飛躍而起,瞬間出現在架著戰鼓的架子上。
隨著陳谷用力擂響戰鼓,1萬新軍分頭策馬出營,將士們排列著長長的隊伍,快速向東行軍。無數后勤兵士裝運著糧草、營帳、木樁,趕著長長的牛車隊伍,緊緊的跟在隊伍的兩側,一同出發。
城頭上擠滿朝臣,眾人隨著武尊陪同著皇帝,一起遠眺著城下的大軍開拔。
皇帝眉頭緊鎖,他微微側頭問著:“老太師,您乃天下聞名的神算子,這母子大軍南下揚州后是吉是兇,請老太師如實告知!”
老太師微微一笑,他捋著白須笑道:“想必穎妃早已為陛下掐過,這是吉是兇陛下心中有數,不然陛下怎會讓一個毫無戰場經驗的蕭瑤領兵出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