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天后的京師朝堂,群臣交頭接耳的討論著北側戰況,等待著最新的戰報。
皇帝一臉焦慮的喝著茶水,他側頭問著身旁太監總管:“胡大人,不是說好北境戰況一日一小報,三日一大報的么?為何今日這都快正午了,還是無人來報?”
太監總管鞠躬道:“回陛下,該不會是路上有所耽擱吧?”
齊國公出列道:“陛下,這蕭涵行事莽撞,竟親自帶了1萬蕩字大軍去攻打云中郡。那云中郡可是匈奴在漠南的老巢,駐軍高達10余萬,臣怕是此次蕭涵很難走好運!”
皇帝皺眉道:“龍嘯騎的威武,天下眾所周知。朕問你,這漢中侯新練蕩字大軍,對比龍嘯騎如何?”
齊國公答道:“回陛下,蕩字軍新成立不過一載,龍嘯騎則精訓數年,可想而知了。”
皇帝嘆息道:“漢中侯突然分兵三路,同伐云中郡、朔方郡和西河郡,若能三戰全捷,那我朝便可將匈奴從漠南驅逐回草原,自從北境無憂亦。就不知道漢中侯可否能一舉成功!”
武丞相冷笑道:“漢中侯建功心切,這一次也太唐突了!”
皇帝問著:“武丞相,若是漢中侯一舉破了漠南匈奴,凱旋回朝后,朕該如何封賞?”
武丞相答道:“回陛下,蕭涵若能破漠南匈奴,奪回我朝痛失數十年之久的河套諸郡,解匈奴壓境之危,自然是功高蓋世,理應大大獎賞!返朝后,可令蕭涵重掌左翼拱衛大軍統帥一職,封大舒朝廷第一大將軍。”
皇帝追問道:“那爵位呢?”
“爵……爵位?”武丞相驚呼道:“可他已經是漢中侯了,其母也是錢塘王,總不至于讓他母子都封王吧?”
皇帝冷冷的問道:“穆尚書,你有何建議?”
穆尚書出列作答:“回陛下,云中匈奴之戰若勝,我大舒國則安,若敗,匈奴虎賁騎便會長驅直入我中原,國毀人亡誰也無法幸免。能安國敗匈奴回北漠者,當封王拜相!”
皇帝點頭道:“封王拜相,嗯!武丞相意下如何?”
武丞相立刻得到:“回陛下,一國丞相豈能隨意封授武人!此舉不妥!”
皇帝問道:“如此說,丞相是贊同封漢中侯為漢中王了?”
武丞相不快的答道:“是,陛下!可那也得能勝才行。如今北境戰事不明,我等便討論行封授賞,完全沒有……”
“報!”突然一侍衛背負紅色旌旗,打斷著武丞相飛奔來到大殿之上。
“啟奏陛下,朔方八百里急報!”侍衛激動的說道:“云中之戰大捷,漢中侯陣前斬匈奴仙階大將4名,俘虜其主將及10萬大軍,順利奪取云中郡。”
整個朝堂為之爆炸,群臣驚得面面相覷,無數質疑聲傳遍四周。
皇帝愉快的站起身,他走下臺階來到群臣中,對著穆若何拜道:“穆尚書,恭喜啊,很快你就要做我朝王爺的岳丈了。”
穆尚書立刻卑躬的行禮道:“謝陛下,臣慚愧直至。”
“報!”又有侍衛背負紅色旌旗闖入大殿,他跪地奏道:“朔方八百里急報,章開率1萬蕩字大軍,大破朔方部匈奴,斬敵首3000余,俘虜8000,順利奪占朔方郡全境。前夜,陳谷率1萬蕩字大軍攻克增山城,斬首5000余,全殲城內敵軍,西河郡失地全數奪回。”
“報!”第三名侍衛緊隨其后來到:“匈奴5萬狼騎,因糧草耗盡,于晉陽城外舉白旗投降。”
“哈哈!”皇帝歡快的大笑不止,愉快的心情洋溢在臉上。
群臣紛紛祝賀著,歡慶著這場來之不易的大勝。
這時沉默中的泰山老祖微微起身,他走下臺階拜道:“陛下,蕭涵逆勢滅漠南匈奴,速度之快超乎常理,其多半是洞曉天機贏得了先手,這才有如今的接連大捷。本宗十分欽佩漢中侯的威武,只是這擅改乾坤天命,必會引發陰陽反噬,于我朝不利啊!”
皇帝答道:“于我朝不利?我大舒國如今風雨飄搖,還能怎么不利?朕不想扯太遠的事,顧好當前為重,凡事就得一步步的來,以后的事以后再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