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口咬住鱷魚,可怕的頭顱來回搖擺,在痛苦的嚎叫聲中,那條一米半的鱷魚,硬是被甩成了一灘爛泥。
從鼻孔噴出的血跡,讓顧青山不由的懷疑這條鱷魚的腦漿是不是都被甩出來了?
但面對巨型黑鯰魚,顧青山就真的一點辦法都沒有嗎?
不,他有辦法,不過這需要時間。
經常做飯的應該知道,野生魚和養殖魚最大的區別其實不是味道,因為大多數魚類是相當嬌慣的生物。
氧氣含量,水源質量,甚至是日常投喂的飼料。
在養殖的過程中任何一個環節出現了問題都會導致大批量的魚死去。
所以正常情況下一條合格,能送到市場上售賣的魚。
味道其實和野生的差不多,甚至更好。
而有些人吃著感覺不行的魚,往往不是養殖魚,而是老板不知道從那個釣友手里收到的野生魚,然后直接拿到市場上售賣。
這種魚味道不好,而且吃著也不安全。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大閘蟹。
金秋十月,去河里摸一斤野生大閘蟹,然后再從市面上買一斤養殖大閘蟹。
兩種螃蟹混合在一起蒸,多數人是吃不出來那個是養殖,那個是野生,甚至很多人認為養殖的味道更好。
因為養殖的大閘蟹膏肥體壯,比那些饑一頓飽一頓的野生大閘蟹不知道香了多少倍。
事實上,野生和養殖最大的區別只有一個,那就是活力。
同樣是大閘蟹,在刺穿蟹心后,養殖十秒鐘就掛,但野生至少能掙扎十五秒。
相比較一星期前,巨型黑鯰魚的體型的確變大了不少。
感覺比以前更加威武雄壯,可實際上黑鯰魚只是看起來強壯,身上多的那些不是肌肉,而是多余熱量在體內積累的脂肪。
充足且極易獲取的食物,配合藥物刺激的旺盛食欲,以及不容易活動的狹小空間,這些都是增脂育肥的關鍵。
也就一個星期的時間,巨型黑鯰魚就好像發酵的饅頭一樣以肉眼可見的速度膨脹。
原本韌性十足的魚皮,此刻鼓鼓囊囊的,仿佛要將魚皮撐開。
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巨型黑鯰魚絲毫沒有意識到岸邊上那條奇怪的小鱷魚,看向自己的眼神已經從最開始的忐忑凝重,逐漸變為期待和滿意。
那表情就好像養豬場老板,看著豬圈里大快朵頤的公豬,臉上不由自主的浮現出開心的笑容。
傍晚,顧青山和往常一樣,慢悠悠的爬回到鱷魚巢穴。
因為最近這段時間的事情比較多,原計劃這星期完工的鱷魚巢穴,拖到現在也只完成了三分之二。
洞口前,沒有一絲雜毛的貓白,望著歸來的顧青山。
在一番思索后,貓白眼神里閃爍著認真:
“喵嗚~”
我幫你干掉那個家伙吧,這樣下去是行不通的。
慫,的確有用,但那也要分時候。
在巨型黑鯰魚出現前,顧青山布置一次陷阱可以吃好多天,但隨著巨型黑鯰魚的出現,顧青山每天布置陷阱的次數,也從最開始的七八天一次,變成了一天一次。
今天更過分,顧青山足足扔了三次魚餌。
一方面是因為周圍的魚變少了,畢竟這些魚也不是傻子,既然知道有一個怪物在這里守著,肯定不會像最開始那樣發了瘋的靠近。
另一方面則是因為隨著顧青山的體型增長,他需要的食物也會越來越多,然而大部分食物都被水下的那條巨型黑鯰魚吃掉,顧青山真正能吃到的很少。
隨著顧青山體型越來越大,對食物的需求必然會增加。
但最關鍵的,卻是最近的顧青山,不像是準備大干一場的模樣。
魚塘也不修了,鱷魚巢穴拖到現在也沒有完工,反倒是去不遠處的蘆葦叢運回來一堆沒有用的蘆葦。
這玩意能干什么?
正是基于這種情況,貓白才會再次提起這個話題。
只是看著貓白那一臉認真的模樣,顧青山那張猙獰兇惡的臉上卻浮現出一抹不解的詫異:“你難道沒看出來,那家伙已經快要死了嗎?”
貓白愣住,她歪著頭,一臉懵逼的看著顧青山:
“喵嗚?”